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元夕前二日闻南耕原白诸子雪中有龙池之游作此调之》
《鹧鸪天.元夕前二日闻南耕原白诸子雪中有龙池之游作此调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㶁㶁街泥未肯晴,群公高兴爱山行。

一行翠榜欹烟滑,几队红毡映雪明。

真寂历,剧凄清,寺桥犹欠一声莺。

归来更值街灯落,两地风光醉不成。

(0)
鉴赏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元宵节前两日,雪中游龙池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自然之美。

首句“㶁㶁街泥未肯晴”,以生动的拟声词“㶁㶁”描绘了街道上积雪未消,泥泞未干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阴冷与不晴朗,为全诗奠定了寒冷而静谧的基调。

“群公高兴爱山行”一句,点出了人物活动的主体——一群官员或文人雅士,他们兴致勃勃地在雪中登山,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接下来,“一行翠榜欹烟滑,几队红毡映雪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翠绿的山榜与雪地中的红毡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鲜明对比,也暗示了人物活动的色彩斑斓,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真寂历,剧凄清,寺桥犹欠一声莺”三句,通过“真寂历”、“剧凄清”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冷的氛围,而“寺桥犹欠一声莺”则以莺鸟的缺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归来更值街灯落,两地风光醉不成”两句,描绘了人物归途中的景象。随着夜幕降临,街灯渐次熄灭,而他们心中的醉意却难以成形。这里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许是因未能尽兴而产生的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中美景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有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儗鞠歌

鞠歌奚儗兮,感斯道之莫信。

情郁悒兮无语兮独黯黯。

焉慨将兮自珍,乘骐骥兮灵氛。

驽骀竭蹶兮,惟敬修以书绅。

托空言以述古兮,或庶几乎芳泽。

肥遁为心兮,乃循循其以明德。

轶驾兮轼曷凭,数千百载兮邈乎靡胜。

道岂实萎兮,则予孰得缵绪末馨。

(0)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二

雨歇北风生晓寒,湍流初急进船难。

路从螺蚌湾头过,羡杀轻鸥卧石滩。

(0)

棣华亭为泰和萧鹏举赋·其三

深深亭院雁来初,华萼联辉锦不如。

见说玉皇新下令,清霜不许到前除。

(0)

相山偶作

青山四绕出无门,半日从容坐竹根。

目送溪流入东海,心随秋日照中原。

石头绕路如人立,藤蔓和云落地繁。

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

(0)

澹然斋诗为泽上人赋

太白归来万事慵,帘垂云影石房空。

虚名远付飞鸿外,胜地冥观落照中。

浮蚁杯从何处绿,来禽花自及春红。

军持独有曹溪水,千载馀甘与蜜同。

(0)

登九成台

重华不见独登台,台倚孤城日月开。

似听箫韶千载上,虚疑凤鸟九霄来。

乱山北起迷烟树,双涧南流浸绿苔。

回首苍梧天咫尺,南巡曾带跸尘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