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四绕出无门,半日从容坐竹根。
目送溪流入东海,心随秋日照中原。
石头绕路如人立,藤蔓和云落地繁。
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
青山四绕出无门,半日从容坐竹根。
目送溪流入东海,心随秋日照中原。
石头绕路如人立,藤蔓和云落地繁。
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相山偶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意趣的画面。首句“青山四绕出无门”,展现了山势环绕,仿佛出路难寻的隐秘之境。接着,“半日从容坐竹根”,诗人悠然自得地坐在竹林之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目送溪流入东海”写诗人凝视着溪水潺潺流过,心中思绪随着流水延伸至远方的东海,寓意着内心的宽广与对未知的向往。“心随秋日照中原”,诗人的心境如同秋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胸怀壮志,关注着广阔的中原。
“石头绕路如人立”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山路石像般挺立,增添了道路的生动感。“藤蔓和云落地繁”,则描绘了藤蔓攀援生长,与云朵相接的壮观景象,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田园,过上淳朴生活的愿望,同时暗示现实中难以寻觅到如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两溪合流涵太虚,白龙簸弄摩尼珠。
玉娥捧盘不敢去,孚尹散入仙人居。
仙人乘云游汗漫,琼箫寥寥度银汉。
斟酌北斗依上台,玉宇珠宫露如霰。
凤台神驭不可留,春风花开帝王州。
夫容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楼。
南州苦寒月,雨雪久不雱。
风沙满长道,四顾心飞扬。
君子有行役,束书归故乡。
故乡浙水上,远在天一方。
父母及兄弟,昔别今五霜。
我昨来自东,音问不得将。
为言起居好,良足慰子肠。
巍巍帝王都,济济人物场。
六馆走相送,如惜孤凤凰。
惜兹岁华晚,眷彼川路长。
卧听吴门钟,归共越人航。
上堂拜家庆,兄弟同乐康。
欢言酌春酒,拜舞迎春阳。
愿言千丈厓,长照百年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