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吴门遇徐松之问我新词赋此以答》
《采桑子.吴门遇徐松之问我新词赋此以答》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当时惯做销魂曲,南院花卿。

北里杨琼,争谱香词上玉笙。

如今纵有疏狂兴,花月前生。

诗酒浮名,丈八琵琶拨不成。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吴门遇到徐松之时所作,以问答形式表达对新词的创作与欣赏。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当时惯做销魂曲”,开篇即以“销魂”二字点明词人过去常创作令人心醉神迷的乐章,暗示其艺术才华深厚。接着,“南院花卿,北里杨琼,争谱香词上玉笙”一句,通过列举古代著名歌妓的名字,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以及其作品广受赞誉的情景。这里不仅提到了具体的地点和人物,还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词的意境之中,增强了画面感和历史感。

“如今纵有疏狂兴,花月前生”则转而表达词人面对当前情境时的感慨。尽管他仍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但岁月流转,曾经的激情或许已不再如初。这里的“花月前生”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下心境的一种映照。

最后,“诗酒浮名,丈八琵琶拨不成”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比作一把无法演奏的琵琶,暗示了在诗酒浮名的尘世中,即使有着满腔才情,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和舞台。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陈维崧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既有艺术魅力又富含哲理的画面。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郊居

自爱閒居卜近郊,独将心迹寄衡茅。

桃花水泛鱼吹浪,芹草泥香燕补巢。

杂植桑麻供国税,细分杞菊入山肴。

平生方外谁为友,冷澹云霞信可交。

(0)

雪霁发烟茫渡

野屋寒鸡冻不鸣,满天风雪五更晴。

波吞朔气沧江迥,日射冰华翠壁明。

囊箧衣裳怜久敝,云霄羽翼念孤征。

还家算及新春候,浙水吴山次第行。

(0)

送南城李知事宪之惠州

天涯霜雪貂裘黑,古道重云野树愁。

作客风尘皆万里,送君江海独孤舟。

青巾旧说苏南海,白发今传李惠州。

幕府官閒诗兴好,定须饱饭对罗浮。

(0)

次合溪

黄茅僻坞竹鸡啼,驻马孤城落日西。

山郭暝烟还远近,野田流水自高低。

画楼直倚青萝壁,粉蝶遥连碧草堤。

把烛空庭嗔列炬,柏台惊起夜乌栖。

(0)

兴田道中

兴田驿路人家绕,烟火依稀出远山。

蔗圃秧分疏雨外,茶烟人语乱云间。

半生恋阙心空赤,五马之官鬓欲斑。

独坐肩舆怀正恶,武夷遥望一开颜。

(0)

南都官舍寓怀

门临流水夹垂杨,庭院深深昼景长。

青竹妥梢山雨足,绿荷翻叶水风凉。

书憎燕入衔泥涴,花喜蜂来带蜜香。

造物似知人健作,故令官拜水曹郎。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