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耀霜林八月中,累累赪卵石湖东。
篾包箬裹满筠笼。
天上渴乌偷样好,铸成一点橘般红。
蓬莱夜半已曈昽。
藻耀霜林八月中,累累赪卵石湖东。
篾包箬裹满筠笼。
天上渴乌偷样好,铸成一点橘般红。
蓬莱夜半已曈昽。
这首《浣溪沙·咏橘四首(其四)》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橘子在秋日霜林中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们被精心包装后的情态,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藻耀霜林八月中”,开篇即以“藻耀”形容霜林的光彩照人,点明了时间背景为秋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累累赪卵石湖东”,通过“累累”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橘子挂满枝头的繁盛景象,而“赪卵”则形象地比喻了橘子的颜色和形状,仿佛是红色的卵石点缀在湖边,既具体又富有诗意。
“篾包箬裹满筠笼”,进一步展示了橘子被精心包装的过程,使用竹编的笼子,外层用竹篾加固,内层用箬叶包裹,不仅保护了橘子不受损伤,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美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
“天上渴乌偷样好,铸成一点橘般红”,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橘子比作天上偷学了太阳颜色的乌鸦,巧妙地将橘子的红色与太阳的光辉联系起来,不仅增强了色彩的对比效果,也赋予了橘子以生命和活力,仿佛它们是大自然中最为鲜艳的宝石。
最后,“蓬莱夜半已曈昽”,以蓬莱仙境的夜半景象作为结尾,暗示了橘子不仅在人间受到喜爱,连神仙都为之倾心。这不仅提升了橘子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橘子美好品质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橘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秋日霜林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与珍视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傍水禅房半掩门,乍晴帘幕捲黄昏。
风驱红雨春何在,酒入香肌玉自温。
勿笑饥肠充笋蕨,须将醉眼盖乾坤。
杖头更有百钱在,明日还寻未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