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二首·其一》
《咏史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雨过东山春意浓,但携桃李步春风。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

(0)
翻译
雨后的东山春意正浓,只带着桃花李花漫步在春风中。
眼界开阔,世间无人能成为劲敌,百万胡奴(可能指敌人)瞬间显得空荡荡。
注释
东山:指代某座有春天景色的山。
桃李: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勍敌:强劲的对手,强大的敌人。
胡奴: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咏史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眼界超群的个性。

“雨过东山春意浓”一句,以东山之春为背景,形象地表现出季节更迭中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情景。这里的“春意浓”,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深刻体悟和个人情感的浓烈。

“但携桃李步春风”一句,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于东山之下的情景。桃李通常象征着才子佳人,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志向高远,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眼高四海无勍敌”一句,以强烈的情感和自信的态度,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胸怀天下的抱负。这里的“眼高”,意味着诗人的目光穿透尘世,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四海无勍敌”则是说在这广阔的世界中,诗人没有找到能够与之匹配的对手。

最后一句“百万胡奴一□空”,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历史上强大的外来势力时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决心。这里的“胡奴”指代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而“一□空”则是说这些强大力量在诗人的眼中变得轻而易举,无足挂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越时空、胸怀壮志的个性,以及面对历史挑战时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决心。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浣溪纱.忆贺少裳

梅子黄时细雨催。何人对雨怨黄梅。

醋坊桥上贺方回。

山径锦苞抽笋出,江船石首上鱼来。

金尊遮莫夜长开。

(0)

齐天乐.湖楼夜闻枭声甚恶

小楼已自荒凉甚。乖音又来孤枕。

鹤欬秋山,鲇啼夜涧,少有如伊凄紧。初听未审。

已银烛光沉,铁箫声噤。

独倚危栏,玉楼寒粟起难禁。

哀鸣何太自苦,想枯桑老秃,零落无葚。

贾傅工愁,齐侯善痁,被尔雄心消尽。挑灯暗哂。

笑赋鹏词酸,禳鸮人窘。起抚龙泉,怪鸱俄远引。

(0)

玉山枕.咏白鹦鹉

小院清丽。蜻蜓翼、空如水。

杨花门户,梨花院落,风漾金笼,蹁跹不止。

雪衣檐畔诵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

有玉奴、梦醒无憀,撚琼枝、向月中调戏。

尉佗台上当年事。心儿内、重提起。

抛家离井,好风良夜,肠断三年,魂消万里。

从来薄命玉容人,也只是、飘零如此。

倩银鸿、问讯珠娘,素馨花、想此时开矣。

(0)

望江南·其四四时幽居即景

江村好,集霰景偏佳。

松径风寒堆白玉,纸窗梦冷绽梅花。扫雪煮新茶。

(0)

菩萨蛮·其一春夜

柳丝轻漾纱窗影。篆痕低绕云屏锦。风细晚烟晴。

奁开宝镜明。玉阶堆湿翠。露腻花如醉。

帘卷曲阑低。月移林影迷。

(0)

虞美人·其一庚申七夕后二日,辟寇南玉港村居,卧病感怀

凄凉时节凄凉雨。人在凄凉里。荒村无处访秋花。

只有豆棚瓜架、是生涯。安排砚墨应无地。

麋鹿为群已。牙签玉轴委泥沙。

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