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一》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一》全文
明 / 乌斯道   形式: 古风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

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

忽然梦入紫微内,绡衣雾湿天香中。

梦醒芙容日亭午,但知六月不知暑。

侍臣不敢催鸾舆,辇路光飞洒尘雨。

当时铜雀凌漳河,锦城雪影摇岷峨。

天下苍生苦埃郁,三处较凉谁最多。

东下长江二千里,楼阁高连冶城起。

岂知炎热正如焚,鼎沸难容一杯水。

初忧未破曹刘墙,再欲食鱼还武昌。

回首寒溪旧游处,烟草凄凄耕牧场。

君今归去访遗迹,自古兴亡休叹息。

有酒可献重瞳坟,南望九疑才咫尺。

(0)
鉴赏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诗《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其一)》以吴王宫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凉与历史沧桑并存的画面。首句“章华之台浮云空”写出了昔日宫殿的繁华已成过往,如同浮云般消散。接下来的“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了宫苑的壮丽和神秘。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描绘了宫殿内部的奢华与开阔,而“忽然梦入紫微内,绡衣雾湿天香中”则带出梦境中的仙气与清凉,与现实形成对比。诗人以“梦醒芙容日亭午,但知六月不知暑”表达对清凉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侍臣不敢催鸾舆,辇路光飞洒尘雨”展现了宫中生活的宁静,以及对丁鹤年离去的挽留。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以及武昌的地理特点,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

最后,诗人以“回首寒溪旧游处,烟草凄凄耕牧场”寄托对丁鹤年的怀念,以及对归乡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尾处“君今归去访遗迹,自古兴亡休叹息”表达了对丁鹤年归乡的祝福,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吴王宫为载体,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展现出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作者介绍

乌斯道
朝代:明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猜你喜欢

题思陵竹石棠梨

一片荒凉艮岳峰,竹枝歌罢寝园空。

不知龙驭归何处,閒却棠梨满树红。

(0)

秋闺怨

黄叶满阶秋已阑,征人千里隔长安。

年年怨杀西风雁,不送书来只送寒。

(0)

宿远安县清溪寺

谁信清溪别有天,上方台殿下方连。

红尘不混金沙地,碧涧长流玉液泉。

一榻茶烟浮鬓外,四窗山色落吟边。

年年王事经游此,肯结三生石上缘。

(0)

霍去病墓

嫖姚勋业迥无前,卜葬还容附帝阡。

不畏石麟荒草没,山形犹见象祈连。

(0)

宿穆陵关

晓从大岘来,暮投穆陵宿。

古道通青徐,层关翳林木。

仰瞻天宇宽,下瞰群峰矗。

落日见东溟,浮霭暗平陆。

耿耿不成寐,披衣坐茅屋。

有事在云山,何能脱羁束。

山高夜深寒,月色空明煜。

(0)

泊秦淮

落日潮生没浅沙,秦淮两岸有人家。

当年江总门前柳,轻薄犹飞满路花。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