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文武衣冠异昔时》
《赋得文武衣冠异昔时》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貂尾旄头马正骄,蒙茸裘带更飘萧。

绣衣使者俱椎结,梵字金章己佩腰。

采葛可纫聊野服,遗簪虽敝亦前朝。

楚囚自傍南冠泣,倚遍新亭泪未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服饰与时代变迁的主题,通过对比昔日与现今的衣冠差异,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首联“貂尾旄头马正骄,蒙茸裘带更飘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昔日贵族服饰的奢华与威严。貂尾、旄头是贵族服饰上的装饰品,马匹的骄傲姿态与人的服饰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派。而“蒙茸裘带更飘萧”则通过形容衣物的蓬松与飘逸,进一步渲染出一种不凡的气质。

颔联“绣衣使者俱椎结,梵字金章己佩腰”则将视角转向了官员与宗教人士的装束。绣衣使者,即穿着绣花官服的官员,而“椎结”则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型,这里可能象征着身份的转变或文化的交融。梵字金章,指的是佛教僧侣佩戴的标志,显示出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影响。这一联通过对比不同群体的服饰变化,暗示了社会结构与信仰的变迁。

颈联“采葛可纫聊野服,遗簪虽敝亦前朝”转而探讨了普通民众的服饰变化。采葛,即野生葛藤,可以用来编织衣物,这里的“采葛可纫”可能象征着人们回归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遗簪虽敝亦前朝”,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旧物破败,仍能勾起对往昔的回忆。

尾联“楚囚自傍南冠泣,倚遍新亭泪未消”引用了楚囚戴南冠的典故,表达了对变革中失去传统与归属感的哀叹。楚囚,指被俘的楚国囚徒,南冠则是楚国的帽子,这里借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倚遍新亭,新亭位于南京,此处可能暗指面对新政权的无奈与伤感。整联通过楚囚的形象和倚遍新亭的动作,深刻地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服饰变化的描绘,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变迁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寄台州瑞岩高原禅师住灵隐

水出在高原,源深到冷泉。

饮者秃却舌,嗅者鼻孔穿。

口鼻两俱丧,妙用绝正偏。

侧耳与招手,听猿同呼猿。

藤萝影里石磊磊,双涧合流波涟涟。

南来北来脚下过,欲知冷暖待驴年。

(0)

布袋赞

眼冷千江月,眉横万叠山。

杖头挑布袋,信脚到人间。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六十七

今朝结制,制如何结。内不放出,外不放入。

壁立千仞,千仞壁立。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三

铁山崩倒压银山,盘走珠兮珠走盘。

密把鸳鸯闲绣出,金针终不与人看。

(0)

方海丰诗境楼分赋得春风

暖袭游人陌上尘,不知花信几番新。

莫教吹到荼蘼处,吹到荼蘼是晚春。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二十八

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动转施为,辉今耀古。

若是操心不正,悟处不真,妆妆点点,斗斗钉钉,被人轻轻拶著,未免唤灯笼作露柱。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