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清丽。蜻蜓翼、空如水。
杨花门户,梨花院落,风漾金笼,蹁跹不止。
雪衣檐畔诵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
有玉奴、梦醒无憀,撚琼枝、向月中调戏。
尉佗台上当年事。心儿内、重提起。
抛家离井,好风良夜,肠断三年,魂消万里。
从来薄命玉容人,也只是、飘零如此。
倩银鸿、问讯珠娘,素馨花、想此时开矣。
小院清丽。蜻蜓翼、空如水。
杨花门户,梨花院落,风漾金笼,蹁跹不止。
雪衣檐畔诵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
有玉奴、梦醒无憀,撚琼枝、向月中调戏。
尉佗台上当年事。心儿内、重提起。
抛家离井,好风良夜,肠断三年,魂消万里。
从来薄命玉容人,也只是、飘零如此。
倩银鸿、问讯珠娘,素馨花、想此时开矣。
这首《玉山枕·咏白鹦鹉》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白鹦鹉为题,描绘其清丽之态与孤独之感。
词中以“小院清丽”开篇,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清雅的氛围。蜻蜓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如同水面的波纹,杨花与梨花点缀着门户与院落,春风拂过,金黄色的花瓣随风飘荡,翩翩起舞。白鹦鹉如同雪衣覆盖,静立檐畔,诵读佛经,其形象高洁脱俗。然而,它又害怕施以朱翠之色,似乎不愿被世俗所染,保持着内心的纯净。
接着,词人通过“玉奴”这一典故,表达了白鹦鹉的孤独与无聊。它在月下轻轻摇动着琼枝,仿佛是在与月中的自己嬉戏。尉佗台上的往事,让词人心中再次掀起波澜,回忆起曾经的离别与漂泊。抛家离井,历经三年的风霜,其内心之痛,难以言表,仿佛魂已远去万里之外。
最后,词人以“薄命玉容人”自比,感叹自己与白鹦鹉一样,都是命运多舛的女子,只能在世间飘零。他希望借由银白色的鸿雁,向远方的珠娘(可能是指白鹦鹉的主人)传达思念之情,想象着此时素馨花(可能象征纯洁与思念)正在开放,寄托着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鹦鹉的形象与情感,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魅力。
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
浮世百年梦,他乡几度秋。
店翁新酒熟,一醉更何求。
东南胜概未忘情,老去扁舟复此行。
小邑岁除无市井,下田水落见农耕。
雪消西岭层棱出,春到重湖鳞甲生。
桥下霜蛟贪睡美,为槌千鼓作雷声。
独枕孤峰忘岁月,梧桐叶落始知秋。
若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得自由。
万仞悬崖丝系腰,百尺竿头独打翘。
大洋海里骤骅骝,须弥顶上驾扁舟。
好个通天作略,自然脱体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