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爱薛夫子,日日焚香可告天。
复性功深濂洛秘,谁云书录是言诠。
当年我爱薛夫子,日日焚香可告天。
复性功深濂洛秘,谁云书录是言诠。
这首诗《偶吟(其二)》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薛夫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学问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师长教诲的感激。
首句“当年我爱薛夫子”,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薛夫子的深厚情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人物之中,营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接着,“日日焚香可告天”一句,以焚香祷告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薛夫子的尊敬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薛夫子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的期望。
“复性功深濂洛秘”一句,巧妙地引用了“濂洛”这一文化符号,指的是北宋理学的两大流派——濂溪学派和洛学,暗示薛夫子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对理学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复性”可能是指恢复本性、回归自然,强调了薛夫子在学术上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探讨。
最后一句“谁云书录是言诠”,则表达了对传统学术记录方式的反思。诗人认为,仅仅记录文字并非完全传达了知识的精髓,真正的学问在于理解背后的道理和精神实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学术传承方式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薛夫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学术精神的深刻领悟。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历史人物、哲学思想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形成了丰富而多层次的艺术效果。
春云浮空山渺渺,细雨飞花堕江草。
感时欲作寄远书,凝思几叹中书老。
东家小胥借已无,西家但有长柄锄。
薛涛侧理摊满案,无奈点作玄云图。
昨夜灯花悬紫粟,知有春风到茅屋。
清晨开户得故人,惠我温生双落墨。
赤锋圆健光彩浮,金花古笺封两头。
脱颖忽作霹雳响,龙跳虎跃山灵愁。
更看担夫争道好,涂鸦小儿惊绝倒。
陶泓从此策奇勋,扼腕凝神听挥扫。
黑花飒飒鸣琳琅,野人辟易安敢藏?
为君贡之白玉堂,黼黻华衮开天章。
大书大义扶王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