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白傅,晚节闲身,角巾时访。
九老何人,梦得微之已往。满公禅杖。
指点出、真空无相。消尽了、西湖翠黛,武丘花舫。
而我尘容羞抗。揽征衣下马,灵山相向。
贱不成名,曾感琵琶惆怅。旗亭闻唱。
更结习、绮言难忘。高僧棒。乞忏多生魔障。
当年白傅,晚节闲身,角巾时访。
九老何人,梦得微之已往。满公禅杖。
指点出、真空无相。消尽了、西湖翠黛,武丘花舫。
而我尘容羞抗。揽征衣下马,灵山相向。
贱不成名,曾感琵琶惆怅。旗亭闻唱。
更结习、绮言难忘。高僧棒。乞忏多生魔障。
这首《雪狮儿》是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自我反省。
“当年白傅,晚节闲身”,开篇即以“白傅”指代白居易,点明诗人对这位唐代大诗人的怀念,同时也暗示自己晚年追求闲适生活的志趣。“角巾时访”则描绘了白居易晚年常戴角巾,访友游历的情景,以此寄托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九老何人,梦得微之已往”,“九老”指的是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等九位文人,此处以“何人”发问,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已故文人的深深敬仰。“梦得微之”则是对元稹和白居易友谊的称颂,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历那段辉煌时代的遗憾。
“满公禅杖,指点出、真空无相”,这里借用了佛教禅宗的典故,满公禅杖象征着佛法的指引,诗人通过“指点”这一动作,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消尽了、西湖翠黛,武丘花舫”,西湖翠黛、武丘花舫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暗示了对尘世繁华的淡泊态度。
“而我尘容羞抗”,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容貌平凡,无法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抗衡,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揽征衣下马,灵山相向”,“揽征衣”意味着准备远行,“灵山相向”则指向佛教中的灵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旅途,前往精神的彼岸。
“贱不成名,曾感琵琶惆怅”,诗人以“贱不成名”自嘲,表示即使地位卑微,也曾因音乐艺术而感到心灵的触动和哀愁。“旗亭闻唱,更结习、绮言难忘”,“旗亭”是古代酒楼的别称,诗人在这里提到在酒楼上听到的歌曲,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高僧棒”,“高僧”指德高望重的僧侣,“棒”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教诲或指引,诗人请求高僧为自己忏悔,消除前世的罪孽。
整体而言,《雪狮儿》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人言虎头痴,勇作河朔游。
黄河六七月,不辨马与牛。
单车径北渡,横身障西流。
虎头亦不痴,志在万户侯。
徜徉历三边,归借坐上筹。
腰垂黄金印,不受白发羞。
此计虽落落,但问有志不。
临岐且一醉,行役方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