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竹闼背山开,钟碎无蠡佛有苔。
抱木窥人多鸟雀,分寮职事半童孩。
元关上界扃真宰,残㡧西天堕劫灰。
且列蒲团膜拜去,夜庭月满梦当来。
荒凉竹闼背山开,钟碎无蠡佛有苔。
抱木窥人多鸟雀,分寮职事半童孩。
元关上界扃真宰,残㡧西天堕劫灰。
且列蒲团膜拜去,夜庭月满梦当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凉的寺庙,环境幽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首句“荒凉竹闼背山开”,以竹门与山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秘深邃的氛围。接着,“钟碎无蠡佛有苔”一句,通过描述寺庙中钟声破碎、佛像长满青苔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荒废与时间的流逝。
“抱木窥人多鸟雀,分寮职事半童孩”两句,通过观察寺庙内的细节,如抱木窥视的人、四处飞翔的鸟雀以及分担职务的孩童,展现了寺庙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可能已不再是一个主要的宗教中心,而更多地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元关上界扃真宰,残㡧西天堕劫灰”则将视角提升至宇宙层面,提到寺庙所在的“上界”与“西天”的景象,似乎在暗示着宇宙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以及寺庙作为连接人间与超自然世界的桥梁所承载的意义。
最后,“且列蒲团膜拜去,夜庭月满梦当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他决定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列席蒲团,进行膜拜,同时期待在夜晚的庭院中,月光满盈时,能够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定水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荒凉与历史的痕迹,也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