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灼云汉,丹霞函太清。
凤凰啼阿阁,文昌贯玉绳。
丹唇激素秋,随风感我情。
借问讴者谁,韩娥倚秦青。
长河响流月,崇兰播芳馨。
歌竟复啸叹,行云惨不征。
知音在何许,彳亍望尔刑。
安得肃肃羽,翰飞戾高冥。
朱楼灼云汉,丹霞函太清。
凤凰啼阿阁,文昌贯玉绳。
丹唇激素秋,随风感我情。
借问讴者谁,韩娥倚秦青。
长河响流月,崇兰播芳馨。
歌竟复啸叹,行云惨不征。
知音在何许,彳亍望尔刑。
安得肃肃羽,翰飞戾高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景象,以朱楼、云汉、丹霞、凤凰、文昌、玉绳等元素构建出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朱楼灼云汉,丹霞函太清”,以“灼”字形容朱楼在云汉中的辉煌,以“函”字描绘丹霞包裹着太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凤凰啼阿阁,文昌贯玉绳”,凤凰啼鸣于阿阁之上,文昌星贯穿于玉绳之间,象征着吉祥与智慧的结合,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丹唇激素秋,随风感我情”,诗人以“丹唇”比喻女子的红润双唇,与“激素秋”形成对比,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秋风,巧妙地将情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感。
“借问讴者谁,韩娥倚秦青”,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歌唱者的身份,将古代著名歌手韩娥与秦青相提并论,不仅提升了歌唱者的地位,也暗示了歌声的美妙与感染力。
“长河响流月,崇兰播芳馨”,长河中回响着月光的清脆之声,崇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象征着情感的纯净与深远。
“歌竟复啸叹,行云惨不征”,歌声结束后,伴随着的是深深的叹息,仿佛连行云也为之动容,不再飘荡。这表达了情感的强烈与持久,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
“知音在何许,彳亍望尔刑”,诗人询问知音所在之处,表达了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最后,“安得肃肃羽,翰飞戾高冥”,诗人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探索。
群公错落俱琼瑰,胸蟠万古高嵬崔。
红尘绝点不涴眼,更上翠壁陈尊罍。
天低举手挼斗柄,挹彼钜海倾蠡杯。
酒酣咳唾作飞雪,下视不觉苏纮垓。
须臾万象著,耿耿见中台。
苍生堕崖下,仰首歌康哉。
寒芒为一正,昌运行当开。
回光更愿亲蒿莱,山林自古多奇才。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秉心实无它,世俗乃憎怨。
岂期筮仕初,邂逅适素愿。
明公行都来,郡政毕已逮。
不惟辱宽假,时亦蒙诱劝。
王事有期程,后我念迟钝。
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
感恩顾未报,送别益增恨。
伟哉佐此邦,声名不前逊。
专城亦数月,蒙福数十万。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从来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岂如明公贤,全美难悉论。
行看庙堂上,相先以名献。
斐然作诗歌,聊写意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