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握别思依依,惆怅佳人去不归。
鸾镜冷抛孤影没,雀台深锁旧踪稀。
愁闻野鸟哀明月,忍见闲花送夕晖。
瞻望至今嗟弗及,挥毫空有泪沾衣。
江干握别思依依,惆怅佳人去不归。
鸾镜冷抛孤影没,雀台深锁旧踪稀。
愁闻野鸟哀明月,忍见闲花送夕晖。
瞻望至今嗟弗及,挥毫空有泪沾衣。
这首诗《怀仙志》由明代诗人王应莘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对已离去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怀念之情。
首联“江干握别思依依,惆怅佳人去不归”,开篇即以江边离别场景起笔,通过“握别”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两人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随后以“惆怅”一词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佳人离去,再难归来,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不舍。
颔联“鸾镜冷抛孤影没,雀台深锁旧踪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鸾镜,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常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青春;雀台,则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场所或象征,此处用来形容佳人离去后留下的孤独与寂寞。这两句通过“冷”、“孤”、“没”、“深锁”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在失去爱人后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颈联“愁闻野鸟哀明月,忍见闲花送夕晖”,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情感之中,通过“野鸟哀鸣”与“闲花凋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悲伤。野鸟的哀鸣似乎是对月光的回应,而夕阳下凋零的花朵则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尾联“瞻望至今嗟弗及,挥毫空有泪沾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无法挽回的遗憾。即使现在回望,也已无法触及那些逝去的美好,只能通过文字抒发心中的哀愁,泪水沾湿衣裳,却无法抹去心中的伤痛。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已逝爱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并刀难切,是离肠恨,梦雨都歇。
繁华似水流去,回首处,车尘临发。
冷落关河送远,有孤雁悽噎。
念旧苑、衰柳寒烟,玉笛吹愁满空阔。
铜驼陌上伤今别,更断魂客里催佳节。
黄昏满地花影,依约见,故国秋月。
万里清霜,休问香篝翠被谁设。
却怨入帘底西风,付与残蛩说。
行锦花阴,隔纱春语,好风香出梅梢。
翠尘帘捲,新树过人高。
休惜年芳晼晚,沧洲梦轻付吴桡。
低回处,江南旧燕,零落谢堂巢。
东风,还似客,梨云粉冷,蕙雪红销。
近清明歌酒,愁欠谁浇。
一卧西楼听雨,閒情倦,别枕笙箫。
前游续,山塘载月,斟酌过横桥。
雉子游原泽,芒芒非故林。
寒秋草叶短,离离露华襟。
念昔志节士,抱道阅飞沈。
龙争而蠖屈,华屋若邱岑。
辗转万变内,崎岖北与南。
若辱全大白,蛟日破重阴。
寤寐岂不思,力弱无能任。
申旦劳太息,悠悠但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