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已有惊秋叶。不管栖香蝶。便随明月到阑干。
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玉人拾起燕支薄。
半晌朱颜觉。料应随分对西风。
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
回廊已有惊秋叶。不管栖香蝶。便随明月到阑干。
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玉人拾起燕支薄。
半晌朱颜觉。料应随分对西风。
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
这首《虞美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开篇"回廊已有惊秋叶",通过"惊秋叶"三字,传达出秋意渐浓,时光流转的季节感,也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某种触动。
"不管栖香蝶",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连蝴蝶都已停止飞翔,只剩下词人独自品味这清冷的氛围。"便随明月到阑干",借月光的洒落,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更无一字只清寒"则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凄凉。
下片转而写到女子的闺中情景,"玉人拾起燕支薄",描绘出女子在秋夜中涂抹脂粉的动作,但"半晌朱颜觉",暗示她的心情并不如妆容般明媚,反而因秋意和离愁而有所感触。"料应随分对西风",女子预料自己将如同那随风飘零的落叶,承受着自然与情感的双重打击。
最后,"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通过女子测量衣裙的细节,回忆起去年同样的情景,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和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季节的变迁,也有情感的流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