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平远台》
《秋日登平远台》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兰若最高处,客来开夕窗。

诗怀秋思集,定力壮心降。

远树青残雨,归潮白晚江。

暝来期宿此,敛屦对寒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高望远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哲理思考。

首句“兰若最高处”,以“兰若”点明地点,暗示此处环境清幽,为登高之选。接着“客来开夕窗”,写出了诗人迎接访客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喜悦之情。接下来,“诗怀秋思集”,表达了诗人此时心中涌动的秋日情怀,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紧接着“定力壮心降”,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远树青残雨,归潮白晚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江边景象,远处的树木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青翠,而江面上则泛起一层淡淡的白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暝来期宿此,敛屦对寒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度过夜晚的意愿,同时通过“敛屦”这一动作,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留恋,而“寒缸”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太白西峰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寄呈凤翔齐

弱龄诚昧鄙,遇胜惟求止。
如何羁滞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丛,冰雪两仙翁。
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逍遥拟上清,洞府不知名。
醮罢雨雷至,客辞山忽明。
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岩壑。
岩壑树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尽,陇塞俨然秋。
积阻关河固,绵联烽戍稠。
五营承庙略,四野失边愁。
吁嗟系尘役,又负灵仙迹。
芝朮自芳香,泥沙几沉溺。
书此欲沾衣,平生事每违。
烟霄不可仰,鸾鹤自追随。

(0)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
云日呈祥礼物殊,彤庭生献五单于。
塞垣万里无飞鸟,可是边城用郅都。
台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赐六宫衣。
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0)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彩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珪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0)

酬苗员外仲夏归郊居遇雨见寄

雷响风仍急,人归鸟亦还。
乱云方至水,骤雨已喧山。
田鼠依林上,池鱼戏草间。
因兹屏埃雾,一咏一开颜。

(0)

同吉中孚梦桃源

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
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
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
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
园林满芝朮,鸡犬傍篱栅。
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

(0)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南宫树色晓森森,虽有春光未有阴。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山含瑞气偏当日,莺逐轻风不在林。
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