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六昼夜,飞檄索援兵。
重海岂真远,孤军亦已勍。
难言无善策,谁实坏长城?
大帅方屯浃,恬然树羽旌。
转战六昼夜,飞檄索援兵。
重海岂真远,孤军亦已勍。
难言无善策,谁实坏长城?
大帅方屯浃,恬然树羽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闻定海城陷五章》的第一章,通过紧凑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将领的应对策略。
首句“转战六昼夜”,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战争的激烈与持续时间之长,暗示了战斗的艰苦与残酷。接着,“飞檄索援兵”则揭示了前线将领在危急时刻向后方紧急求援的情景,展现了战争中资源调配的重要性以及对士兵生命安全的关切。
“重海岂真远,孤军亦已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距离遥远的挑战,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孤立无援的军队依然坚韧不拔,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和决心。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张力,也深化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思考。
“难言无善策,谁实坏长城?”这两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对破坏国家防御力量行为的谴责。诗人在这里反思了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导致防线崩溃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感。
最后,“大帅方屯浃,恬然树羽旌”描绘了大帅在困境中的冷静与坚定,他不仅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更加从容地树立起自己的旗帜,象征着领导者的勇气和决断力。这一形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英雄主义色彩,也传递出在逆境中坚持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易东流派远,千载见斯人。
金鼎烹龙虎,丹书役鬼神。
形臞心更古,食淡语尤真。
野鹤冲天去,空馀华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