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移蜡信破春枝。剪成丝,瑞难知。
冻逼罗衾,香阁费禁持。
欲觅胭脂相衬好,留不到,杏花时。
打窗连曙响参差。酒盈卮,付歌儿。
湿透重裘,前梦耐寻思。
几度关山驴背苦,归纵美,已嫌迟。
谁移蜡信破春枝。剪成丝,瑞难知。
冻逼罗衾,香阁费禁持。
欲觅胭脂相衬好,留不到,杏花时。
打窗连曙响参差。酒盈卮,付歌儿。
湿透重裘,前梦耐寻思。
几度关山驴背苦,归纵美,已嫌迟。
这首《江城子·雪夜》由明末清初的词人曹溶所作,描绘了雪夜中的独特景象与情感体验。
开篇“谁移蜡信破春枝”,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枝被冬日之雪覆盖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是有人故意将蜡烛的光亮移至春枝之上,让冬雪在春意中绽放。接着,“剪成丝,瑞难知”一句,通过比喻,将雪花比作细丝,暗示着雪中的祥瑞之气,却难以被人轻易察觉。
“冻逼罗衾,香阁费禁持”描绘了雪夜中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室外寒冷逼人,室内虽有温暖的罗衾和香阁,但仍然难以抵挡外界的寒冷,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欲觅胭脂相衬好,留不到,杏花时”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之情。在雪夜中,主人公希望能找到一种能与雪花相衬的美好事物,但这种美好只能在杏花盛开之时才能实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追忆。
“打窗连曙响参差”描绘了清晨时分,雪落在窗户上的声音,与曙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参差不齐的韵律美,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酒盈卮,付歌儿”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雪夜中饮酒自娱,通过歌声来排遣心中的孤独与忧愁,体现了人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生活态度。
“湿透重裘,前梦耐寻思”描述了主人公在雪夜中穿着厚重的裘衣,虽然身体被湿透,但内心却在回味着过去的梦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几度关山驴背苦,归纵美,已嫌迟”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远方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即使归家之路再艰难,也愿意承受,只是感叹归家的时间太晚,未能及时享受家的温暖。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雪夜的独特魅力,以及主人公在雪夜中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
胡尘不动天山没,胡儿拽马求汉物。
壮士收翎铩皂雕,将军射雁嬉青鹘。
修髯三尺别沙场,苗叶金枪插在窗。
闲将马革不得裹,羞向红妆泣数行。
雁门昔有李将军,公亦提符守雁门。
数奇数偶枭卢等,必得封侯有几人。
人言债多能不愁,我今真作隔夜忧。
天生吾舌尚可用,况有薄技供遨游。
但恐饥寒命所注,纵有衣食非人求。
一家嗷嗷三十口,老母弱子将焉谋。
我欲卖却百亩田,不堪持作三年羞。
不然计且无复之,请屏所爱不一留。
先卖几头子石研,不爱墨花绣涩春云流。
次卖商尊父丁篆,不爱宝色剥落夔龙虬。
次卖西山梅花二十亩,不爱春湖草阁临青浮。
最后卖却山雨之飞楼,不爱松风梧月芙蓉秋。
如此不足办吾事,天实为之吾何尤。
人年四十老将至,譬如已死亦即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