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昨夜报居庸,百万雄师下九重。
天子垂衣临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
禁中已乏回天谏,阃外谁成辟地功。
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
羽书昨夜报居庸,百万雄师下九重。
天子垂衣临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
禁中已乏回天谏,阃外谁成辟地功。
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
这首明代张宁的《感事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壮丽的边关图景。首句“羽书昨夜报居庸”,通过“羽书”这一急信传递紧急军情,显示出战事的突然和紧张。次句“百万雄师下九重”,以宏大阵容展现了朝廷调集大军直趋边关的气势。
第三句“天子垂衣临大漠”,运用“垂衣”象征无为而治,天子亲临大漠,展现出帝王对边疆安危的重视。第四句“群臣端笏扈元戎”,群臣手持笏板随侍左右,体现了君臣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
第五句“禁中已乏回天谏”,暗示宫中或许已有过劝阻,但形势严峻,无法扭转乾坤。最后一句“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将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与当前局势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能如寇准般力挽狂澜的名臣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战事为背景,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贤臣的敬仰之情。
白云去不还,空留白云额。
至今飞山颜,片片尽秋色。
萧萧事盘纡,刳石转攲仄。
觚棱骞古殿,粉墨昏绝壁。
有客倦归艎,潇洒寄一适。
松萝青鸟哢,江影卷馀白。
始时开山人,真意非无得。
百年惊一吷,节物变今昔。
谁是云无心,翛然彼禅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