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颐斋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
《颐斋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诗人有公事,日日走琛亭。

紫翠和衣重,香尘满面生。

蚌还江月湿,龙起浪云腥。

薏苡亦何有,奚囊澈底清。

(0)
注释
诗人:指代做官的人。
琛亭:可能是地名,也指办公或政务的地方。
紫翠:形容官服的颜色。
香尘:带有香气的尘土,可能指官场上的繁杂事务。
蚌还:比喻明珠,象征贵重物品。
江月:象征清白或纯洁。
龙起:比喻权力或威势。
浪云腥:形容水汽带有的腥味,可能象征环境的复杂。
薏苡:一种谷物,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明珠,此处可能隐喻无辜被冤枉的事。
奚囊:疑问词,为什么搜查。
澈底清:彻底澄清,表示洗刷冤屈。
翻译
诗人因公事繁忙,天天奔忙于琛亭。
身着紫色与翠绿官服沉重,脸上沾染了尘香。
明珠如蚌含着江月的湿润,龙腾激起的浪花带着腥气。
薏苡这种米有何过错?为何要搜查至袋底寻求清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颐斋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诗中,诗人以日常公事繁忙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琛亭忙碌的情景。"紫翠和衣重"暗示了官服华美,但因频繁出入琛亭而显得沉甸甸;"香尘满面生"则形象地写出环境中的香气浓郁,连面上都沾染了尘埃,体现了诗人工作的艰辛与劳累。

"蚌还江月湿"可能象征着诗人如同蚌壳般承受着外界的湿润和压力,"龙起浪云腥"则可能暗指事务繁杂,如龙起波涛,带起腥风,令人感到压抑。最后两句"薏苡亦何有,奚囊澈底清",诗人以薏苡明珠的典故自比,表示尽管身处纷扰,但仍保持清白,表明了自己的操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公务的辛劳感受以及坚守清廉的决心,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心境。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其八

青霄持节镇湖山,东阁招贤事不难。

若用紫薇为幕客,常教街子报平安。

(0)

钱圣举山茶

丹青笔点水晶宫,为尔寒葩染淡红。

今日北人多见惯,不须和雪上屏风。

(0)

登第诗五首·其三同年会

临水亭台似曲江,同年人物宴华堂。

婵娟笑弄龙香拨,醽醁深涵鸟羽觞。

醉后方言频尔汝,座中除目互平章。

从来期集输京雒,仍见诗歌播八方。

(0)

公安早行

误听野鸡鸣,扬鞭趋驿程。

平明见茅屋,方觉冒霜行。

(0)

先兄正献公坟所寒食五首·其二

才动山林兴,还增畎亩忧。

夕阴仍不雨,春冷欲如秋。

抚旧谁伤悼,乘时尽醉游。

农家多苦旱,啼杀舍南鸠。

(0)

次韵谢敬德司业冬至夜见念诗二首·其二

陶令惟耽饮,虞卿漫著书。

雄文莫吊屈,高士不徵徐。

酒肉朱门臭,尘埃白屋虚。

古交崇节义,时慕蔺相如。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