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柴门树影斜,每听好鸟惜年华。
但依草木何资剑,久习风涛转畏槎。
豪饮难忘同社客,哀声已换故城笳。
坐教佳日愁中废,辜尔山衣碧藓花。
初日柴门树影斜,每听好鸟惜年华。
但依草木何资剑,久习风涛转畏槎。
豪饮难忘同社客,哀声已换故城笳。
坐教佳日愁中废,辜尔山衣碧藓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天景色时的复杂情感与感慨。首句“初日柴门树影斜”,以清晨阳光洒在柴门上,树影斑驳的景象开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每听好鸟惜年华”一句,通过听到鸟鸣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但依草木何资剑,久习风涛转畏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依草木”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后句“畏槎”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浮萍的恐惧。这种矛盾的情感表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豪饮难忘同社客,哀声已换故城笳”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相聚饮酒的欢乐时光,与现在故城中传来的哀伤乐声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最后,“坐教佳日愁中废,辜尔山衣碧藓花”两句,点明了诗人因愁绪而让美好的日子荒废,甚至辜负了山间衣物上的碧绿苔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对时间、自然、友情、生活等多方面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雨里落帆游谢乡,寒声古木共荒凉。
四山为我洗苍玉,况有故人归上方。
焦生老儒冠,耳目接前辈。
词源如春水,浩浩涨清渭。
长篇极舂容,岛可青琐碎。
人生各有趣,相笑等醒醉。
胡为嗜文章,不作速化计。
明珠枉投赠,怀袖欲三岁。
今晨雪寒门,剥啄惊熟睡。
轩昂开剧谈,良足慰幽悴。
已消残雪豆秸灰,斜压疏篱一半开。
虽我故园无分看,问渠春色几时来。
冷香渐欲薰时梦,落蕊朊能砌韵台。
定复水边多屐齿,试令长鬣视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