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
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
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衡门日晏晚鸡鸣",这里的“衡门”指的是村庄的大门,设定了时间是在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时分,当晚鸡开始鸣叫。这表明时间已经不早,而且给人一种平和安静的氛围。
接着,“下舍人归半掩扃”,这里的“下舍”是指村庄中的小屋或农舍,"人归半掩扃"则描写人们在傍晚时分纷纷回家,门扉也随之关上,但并没有完全关闭,这种半掩扃的状态,不仅展示了乡间生活的安逸与安全,也反映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邑犬无声山郭静"一句,更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村庄中的狗不再有任何声音,连它们也沉浸在这宁静祥和的夜晚中。而“山郭静”则扩展了这一宁静的范围,使得读者感受到整个乡间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
最后,“暮天寒月拨云生”,这里用“暮天寒月”来表达傍晚时分的清冷,以及那轮在夜色中的明月。"拨云生"则是说月光穿过云层,显露出它的面貌,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情境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深邃、宁静而又美好的秋夜乡村风光图。
大雪僵眠呼不起,锦袍公子何由至。
苦寒未可更干人,斯言便尔含春意。
他日登庸勋业崇,素心已见卑微中。
党家歌舞拥炉红,欢娱一晌寒烟空。
画史经营自风致,琪树琼花照天地。
旧家青毡君勿忘,公侯子孙当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