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碣石筑琅琊,瑶水西通禁籞斜。
妆阁月高悬作镜,昆池风激荡成花。
麒麟献瑞来周甸,苜蓿移栽入汉家。
侍从王褒稀奏颂,独能窗里画云霞。
天开碣石筑琅琊,瑶水西通禁籞斜。
妆阁月高悬作镜,昆池风激荡成花。
麒麟献瑞来周甸,苜蓿移栽入汉家。
侍从王褒稀奏颂,独能窗里画云霞。
此诗《西苑》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描绘了西苑的壮丽景象与祥瑞之气。开篇“天开碣石筑琅琊”,以神话般的笔触,将碣石山与琅琊山的开辟与构建,赋予了天地间的神力与宏伟气势。接着,“瑶水西通禁籞斜”一句,通过瑶水的流向,隐喻着皇家禁苑的神秘与尊贵。
“妆阁月高悬作镜,昆池风激荡成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妆阁中的镜子,映照出清冷而明亮的世界;同时,昆池的风吹动,仿佛在花瓣上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麒麟献瑞来周甸,苜蓿移栽入汉家”则进一步渲染了西苑的祥瑞氛围。麒麟作为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动物,其出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而苜蓿的移植,则寓意着农业的兴盛与国力的增强。这两句将历史上的祥瑞事件融入诗中,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最后,“侍从王褒稀奏颂,独能窗里画云霞”表达了对西苑内文人雅士的赞美。王褒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此处以稀少的奏颂来对比,突出了西苑内文采飞扬的景象,如同窗外云霞般绚烂多彩。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苑的壮丽与祥和,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唐家多宰辅,卓荦韩太冲。
煌煌六道间,节钺何其雄。
平生称善画,笔法真能工。
值兹多难馀,出镇观民风。
公退展毫素,天机发心胸。
偶为田家图,情态谁能同。
策蹇仍跨牛,前行忽匆匆。
萧然村野姿,有此媪与翁。
小儿亦何知,短发如飞蓬。
移家向何处,宁能辨西东。
想当风尘际,流窜无定踪。
恻然廊庙怀,寓兹图画中。
方今圣明世,四海乐年丰。
黎庶皆按堵,田里欢融融。
念此自兴叹,所贵在遭逢。
鼓舞歌帝德,万古垂无穷。
云梦泽中冬信早,十月清霜凋宿草。
此地犹存古猎场,周遭百里青山绕。
吾王一岁一游田,麝香名马青连钱。
紫丝垂缰黄金勒,红锦裁鞍白玉鞭。
骑来猎场世稀有,马首忽惊山鹿走。
老麋鼓勇独当前,群䴠甡甡总随后。
彤弓满引与月同,白羽出插生腥风。
回身连发踣双鹿,左膘右腢毛血红。
妙手穿杨古无比,啧啧欢声溢人耳。
林深伏虎莫敢行,木末穷猿号不已。
笳鼓喧阗催解围,千万人中得隽归。
行庖吹香出翠釜,从官缕割誇鲜肥。
大府分封镇荆楚,农隙年年须讲武。
太平武备不可无,万载千秋作藩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