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四》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

侵寻迫秋杪,惟有蟋蟀声。

微物乏巨喙,寒翅厉酸清。

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

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

不然且立死,焉问懒妇惊。

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

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

(0)
注释
畴昔:从前。
夏之夜:夏日夜晚。
百虫:各种昆虫。
无不:没有不。
侵寻:逐渐逼近。
迫秋杪:接近秋末。
蟋蟀声:蟋蟀的叫声。
微物:微小生物。
巨喙:大嘴。
寒翅:寒冷的翅膀。
厉酸清:凄凉清冷。
露将化为霜:露水即将结霜。
瓦石有深缝:瓦石间的缝隙。
缄默:沉默。
逃汝生:逃避你的生活。
懒妇:懒散的女人。
惊:惊动。
天地布肃令:天地间弥漫肃杀之气。
讵:岂,难道。
重轻:轻重。
蝼蚁蛰:蝼蛄和蚂蚁冬眠。
神龙亦潜形:神龙也隐藏形迹。
翻译
昔日夏日夜晚,百虫齐鸣声不断。
渐渐接近秋末时,唯有蟋蟀叫声在回荡。
微小生物无大嘴,寒冷翅膀显凄清。
露水将凝结成霜,欲鸣叫却无声。
瓦石间缝隙深深,你藏身其中求生存。
若非如此将立死,哪管懒妇是否惊。
天地间充满肃杀,万物平等无高低。
不只是蝼蚁冬眠,神龙也隐藏身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之夜的诗,通过对昆虫鸣叫声的细腻刻画,传达了时光飞逝、生命脆弱和自然界的肃穆气氛。诗人以"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开篇,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夜景象,但随即转向秋夜,昆虫声响减少,只剩下蟋蟀的声音。这突出了季节更迭和生命力度的变化。

诗中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如"微物乏巨喙"描绘了小昆虫因寒冷而鸣叫无力的境况,"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则形象地展现了即将到来的严冬使得昆虫几乎失声。"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更是用以物喻人,表现出在严酷自然面前生命的渺小和无奈。

最后两句"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则从宏观角度审视,指出了自然界对万物平等,无论大小,都在严寒的季节中沉默或隐匿起来。这不仅是对昆虫生命状态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门外可罗雀

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
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
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
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

(0)

念奴娇·郊原浩荡

郊原浩荡,正夺目花光,动人春色。
白下长干佳丽最,寒食嬉游人物。
雾卷香轮,风嘶宝骑,云表歌声遏。
归来灯火,不知斗柄西揭。
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
游女人人争唱道,缓缓踏青阡陌。
乐事何穷,赏心无限,惟惜年光迫。
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

(0)

浣溪沙·雨点真珠水上鸣

雨点真珠水上鸣。
更将青盖一时倾。
总是江妃来堕珥,访娉婷。
不为含愁啼粉泪,只因贪爱湿行云。
惟有游鱼篇得意,许成群。

(0)

行香子·野叟愚痴

野叟愚痴。
一向昏迷。
笑呵呵、前事皆非。
从前业债,今尽拚离。
也不能文,不能酒,不能诗。
屏除人事,闭却门儿。
于其中、别有儿戏。
几般骨董,衮过年时。
待参些禅,弹些曲,学些棋。

(0)

行香子·野叟归欤

野叟归欤。
朋友来无。
数无多、几个相于。
问谁姓字,在底中居。
云陶靖节,白居士,邵尧夫。
时时对语,一笑轩渠。
他行藏、是我规模。
朝朝暮暮相唤相呼。
愿今生世,长相守,作门徒。

(0)

捣练子·神欲出

神欲出,便收来。
神返心中气自回。
换丹元,朝玉台。
时运水,日搬柴。
寸田一点是根荄。
这交梨,常种栽。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