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毡。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学士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格的高度评价。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
“北门西掖久妨贤”两句,开篇便以地理位置作为引子,描绘出李学士在庐州通判任上勤勉治事的情形。“妨贤”一词,不仅指代官府的所在地,更蕴含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赞赏。
“出入丹墀近八年”这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李学士在职期间的辛勤工作,以及他对于职责的忠诚与专注。“丹墀”指的是朝廷或官府前的台阶,这里代指官署。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李学士过去在淮河畔的生活和现在官职上的地位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命运变化的感慨。同时,“敢思”二字流露出诗人对李学士深刻思考的敬意。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这两句赞扬李学士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双重才能。他不仅是一位清廉的官员(循吏),而且还拥有非凡的文学才华(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毡。”最后两句,则是诗人以自身的处境与李学士相对比,表达了自己清贫但满足于吟诗作赋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山城之中,作为座上宾客的自己,感受到的寂寞和寒冷。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才德的高度评价,是一篇情真意切、抒情托物的佳作。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
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
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水竹傍○意,明红似故园。
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馀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