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馀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馀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这首词作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开篇“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两句,通过对古代战事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画面,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政局的某种感慨。
接着,“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转换了情境,将视线转移到自然景观,用“凤皇山”和“一箭开两翼”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描写手法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感慨和对功名利禄的看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随后,“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则是借用古人典故,抒发了对某些虚名浮利的鄙视和不屑。
诗歌最后两句“江湖粗了我径归,馀事后来当润色。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道家修炼的憧憬,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作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是一篇融合了历史感、自然美、个人情怀于一体的杰出诗篇。
定军山前逢故老,百年谁识荒山道。
青驺结盖重问津,一来吊古一伤神。
时乖不动蛟龙气,野旷空令鸟鹊驯。
白马纶巾堕清汉,星光夜入银河烂。
玉立乌桥一羽毛,缔观尘世如秋毫。
向时聚沙聊戏剧,今古悠悠俱辟易。
玄菟长护战旗翻,山鬼深藏马行蹠。
襄阳耆旧尽凋残,蔡水东流不忍观。
椒浆若下云中奠,应记从军旧乡县。
僰雨羌云满笛风,三声猿落郁林东。
苍凉薄暮无所见,遥想当时庞德公。
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
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
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
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