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来鹤亭》
《来鹤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itíng
sòng / shì

鸿hóngjiànpiāndānfèngnánguānxiápèiyuèyǐngsānsān

jiǔhāntíngshàngláikànyǒuxīnmínghuànzuòdān

注释
鸿渐:比喻人物高贵或有才华。
偏宜:特别适合。
丹凤南:指南方的繁华之地,也可能象征吉祥。
冠霞:形容华丽的冠饰像朝霞般绚丽。
帔月影毵毵:披风上的月光斑驳,形容华美且朦胧。
酒酣:饮酒至微醉的状态。
亭上:亭子里。
看舞:观看舞蹈表演。
有客:有位客人。
新名:新起的名字。
耽:沉迷,此处可能指对舞蹈的极度喜爱。
翻译
鸿渐最适合在丹凤城的南方飞翔
他的冠饰如朝霞,披风月光下闪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舞蹈图景,诗人以其特有的笔触和情怀,将现场的喜悦与热烈气氛传达得淋漓尽致。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其中,“鸿渐”指的是长江之滨的美丽风光,而“丹凤”则象征着尊贵和美好。整体上,这两句诗设置了一个既壮丽又温馨的场景,为接下来的宴会舞蹈画面做好了铺垫。

"酒酣亭上来看舞," 这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宴席之中,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酒逢知己、畅饮高兴的场景。“酒酣”二字生动地表达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而“亭上来看舞”,则是对视觉享受的一种描述,让人仿佛能听到轻盈的舞裙声和悠扬的音乐。

"有客新名唤作耽。" 最后一句诗,通过点出“新名”的出现,为宴会增添了一份新鲜感,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特别关注。这一句诗不仅丰富了场景,更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及其对美好时光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早春酒家

丰姿越女更吴姬,一笑能令酒力微。

步月归来浑未醉,家人疑自剡溪归。

(0)

渔父四时曲.夏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

(0)

适意

右倾老瓦盆,左持离骚经。

一杯读一句,既醉还复醒。

好月飞入坐,伴饮到天明。

林下乐如许,钟鼎鸿毛轻。

(0)

秋日同王显父赵子野何庄叟泛湖赵紫芝继至分韵得秋字

雨馀湖更爽,载酒共清游。

天净倒涵水,峰高争献秋。

风烟入吟笔,箫鼓自邻舟。

堤上诗人过,相邀便肯留。

(0)

怀武陵王广文

念子经年别,书尝寄驿筒。

每思谈笑隔,或假梦魂通。

师范新芹泮,骚情转蕙风。

拿舟访秦洞,桃雨一川红。

(0)

敬和九锁步虚词.飞鸾锁

渐入云霄径,清气逼人寒。

欲学长生诀,先过此重坛。

无屋堪伫足,有地可藏丹。

遥瞻深锁处,时见绕飞鸾。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