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靡曼莓苔满,何人记里,来咏居诸。
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闾。
多为柴荆塞重,辟摩笄、旧道听烟芜。
只留得,轻囊痡仆,冷宦还车。
何堪夜半催风雪,噤丝丝、枕边短鬓寒梳。
西曲去时,营妓遍问都无。
逃幕燕迁戍军卡,脱圈马啮吏园蔬。
谁尚主,风尘东道,障画流乌。
苜蓿靡曼莓苔满,何人记里,来咏居诸。
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闾。
多为柴荆塞重,辟摩笄、旧道听烟芜。
只留得,轻囊痡仆,冷宦还车。
何堪夜半催风雪,噤丝丝、枕边短鬓寒梳。
西曲去时,营妓遍问都无。
逃幕燕迁戍军卡,脱圈马啮吏园蔬。
谁尚主,风尘东道,障画流乌。
这首《月当厅·苦驿》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荒凉、孤寂的驿站景象,充满了浓郁的悲苦情感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开篇“苜蓿靡曼莓苔满”,以自然景物的衰败暗示驿站环境的荒凉,铺垫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何人记里,来咏居诸”则表达了对过往旅人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接着,“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闾”进一步渲染了驿站的荒废与破败,断竿、髡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而“多为柴荆塞重,辟摩笄、旧道听烟芜”则通过描述驿站周围环境的闭塞与荒芜,强化了整体的孤独与寂寞感。
“只留得,轻囊痡仆,冷宦还车”一句,将驿站与旅人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轻囊、痡仆、冷宦、还车,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旅人疲惫、落寞的形象,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何堪夜半催风雪,噤丝丝、枕边短鬓寒梳”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夜半风雪,旅人独处,枕边短鬓,寒风中梳理,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外在的严酷环境,更深刻地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寒冷。
“西曲去时,营妓遍问都无”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驿站的荒凉与冷清,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回忆中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逃幕燕迁戍军卡,脱圈马啮吏园蔬”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燕子、马匹以情感,它们的迁徙与逃离,反映了驿站乃至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谁尚主,风尘东道,障画流乌”以“风尘东道”点明了驿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漂泊不定,而“障画流乌”则以乌鸦的飞翔,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凉与孤独的驿站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对过去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