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展流犁天正午。倦摊书、翠阴笼树。
娟娟帝子,情根泪点,倩红斑留住。
纤就笛材匀,春葱乱,文涟千缕。
凉云半枕,清风半帘,诗来在、梦中路。
晚醉醒,茶味苦。最承恩、汗香闻处。
纹帱未掩,蝉纱乍脱,衬冰肌如许。
玉腕嫩纹生,荷花样、脸潮含露。
秋心到此,青奴漫领,潇湘夜雨。
净展流犁天正午。倦摊书、翠阴笼树。
娟娟帝子,情根泪点,倩红斑留住。
纤就笛材匀,春葱乱,文涟千缕。
凉云半枕,清风半帘,诗来在、梦中路。
晚醉醒,茶味苦。最承恩、汗香闻处。
纹帱未掩,蝉纱乍脱,衬冰肌如许。
玉腕嫩纹生,荷花样、脸潮含露。
秋心到此,青奴漫领,潇湘夜雨。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以湘江为背景,夏日午后的竹簟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净展流犁天正午",开篇即写出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席,洒在湘江上,流犁般的光影流动,显得格外宁静。"倦摊书、翠阴笼树",描绘了读书人午后的慵懒与惬意,翠绿的树荫为他遮挡了炎炎烈日。
"娟娟帝子,情根泪点,倩红斑留住",这里的"帝子"可能指的是竹簟上的斑驳痕迹,像是女子的眼泪,唤起了主人公对往昔情感的记忆,使他不愿让这些痕迹消逝。接下来的"纤就笛材匀,春葱乱,文涟千缕",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竹席纹理的细腻和竹叶的纷乱,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凉云半枕,清风半帘,诗来在、梦中路",进一步渲染了清凉的氛围,主人公沉浸在诗的世界里,仿佛梦境般飘忽不定。"晚醉醒,茶味苦",从白天的慵懒过渡到夜晚的清醒,茶的苦涩似乎也象征着生活的不易。
"最承恩、汗香闻处",可能是回忆起与佳人的亲密时刻,那股淡淡的体香仍然萦绕在心头。"纹帱未掩,蝉纱乍脱,衬冰肌如许",描绘了女子的娇美,肌肤如冰,让人想起夏日的蝉鸣和轻盈的蝉衣。
最后,"玉腕嫩纹生,荷花样、脸潮含露",再次刻画女子的美丽,如荷花般清新,面庞上带着微微的湿润,仿佛带着秋意。"秋心到此,青奴漫领,潇湘夜雨",以潇湘夜雨收尾,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远方,寓言了他对远方女子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赵熙的《湘江静.竹簟》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于生活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心上浮香,轩前度影,约久传梅。
奈月意风情,枝南枝北,云婚雨嫁,年去年来。
几望溪桥,屡肥芳信,历尽冰霜春自回。
朝来报,报梢头儿女,并蒂花开。
佩环飞下妆台。
喜今度佳期不用催。
羡行李三千,金屏翠幄,仙姿第一,玉骨琼腮。
雌蝶纷纷,雄蜂逐逐,争道工为使与媒。
翁知么,有西楼过雁,暗为徘徊。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
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
阑干一霎。
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
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
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
新宽带结。
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
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
新雨黄花路。
看清江、旌旗千骑,使君东去。
万里归来城头角,吹彻家山旧处。
惜洲鹭、留君不驻。
白发遗民壶觞语,笑浣花邻里来。
夸见早,恨来暮。
故人只在山中住。
记年时、肠断相望,天风海雨。
满鬓星星华发少,君鬓尚今青否。
休夸说、神仙官府。
玉笥平生清入梦,会有时、乘兴携吾侣。
不君醉,为君舞。
知是今年,一冬较暖,开遍梅花。
有一朵妖娆,塘之东畔,东君爱惜,云幕低遮。
小萼微红,香腮传粉,把寿阳妆取自夸。
谁知道,忽移来秀水,深处人家。
清香扑透窗纱。
渐仙李农华无等差。
这冰姿一样,玉颜双好,月明静夜,疏影横斜。
传语曹林,须将止渴,结子今番早早些。
梅自笑,嗔贺新郎曲,待拍红牙。
一点阳春小。
傍妆台、梅梢粉嫩,桃花红透。
合卺樽前人笑语,银烛两行红补。
云正暖、流苏香兽。
金屋阿娇元共贮,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
西园扑蝶春风早。
看浮花、浪蕊飞尽,娟娟闺秀。
柳带菖蒲堪绾结,只绾同心未就。
算今夜、心都同了。
待阙鸳鸯情似海,锦衾温、说到鸡声晓。
头白也,镇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