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颖仲赴试省闱》
《送陈颖仲赴试省闱》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木末挥斤玉未镌,清姿直节已飘然。

诗书插架嗤三万,文字撑肠富五千。

笔下行看吐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着鞭。

(0)
翻译
枝头挥舞斧头还未雕琢,清雅的姿态和正直的节操已经超凡出众。
满架的书籍被嘲笑有三万卷,丰富的学识足以填满五千卷的肚量。
笔下流淌出的文字如同黄金画卷,入选时定会欣喜如寻到青色的钱币。
握笔之人自有一代封侯的才相,只要有机会,就该奋力追求功名。
注释
木末:树梢,比喻高处或偏远之处。
挥斤:挥动斧头,比喻创作或表达才华。
清姿:清雅的姿态。
直节:正直的节操。
嗤三万:嘲笑三万卷书籍之多。
文字撑肠:形容知识丰富,满腹经纶。
黄绢:古代女子出嫁时所佩带的黄色丝织品,这里比喻优秀的作品。
青钱:古代科举考试时,考生用铜钱贿赂考官,这里比喻科举及第。
管城:古人以毛笔为城,这里指文人。
封侯相:有封侯的才能和气度。
得路:得到机会或途径。
功名:指功业和名誉。
着鞭:比喻努力前进,奋发向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送陈颖仲赴试省闱》。诗中表现了对朋友赴考的鼓励与祝愿,以及对其才华横溢和学识渊博的赞赏。

"木末挥斤玉未镌,清姿直节已飘然":此句描绘陈颖仲文采风流,犹如尚未雕刻的美玉,其清新的气质和直接纯正的品格已经让人感到飘逸。

"诗书插架嗤三万,文字撑肠富五千":这两句强调陈颖仲博学多才,所积累的知识如同山海一般宏大,通过“插架”和“撑肠”的形象比喻来表达其学问之丰富。

"笔下行看吐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诗人希望陈颖仲在考试中能够一举成功,以黄金和青铜作为比喻,象征着荣誉和成就的获得。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着鞭":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功名,甚至达到封侯的地位,并且在此过程中保持不懈怠的努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武原十五咏·其十二舟经鸬鹚湖

鸬鹚湖上荡轻舟,云树烟波动客愁。

几处渔歌来极浦,孤村水碓映清流。

紫微山隔江天远,黄道祠空野岸秋。

见说双峰有真隐,汀凫沙草日悠悠。

(0)

携李钟佽飞为尊慈项孺人乞言为寿

斑管新编续古图,门风钟郝冠寰区。

常教陶侃留宾数,却笑茅容款客疏。

九月佩茱萦綵服,三山献寿指方壶。

登堂尽是知名士,太央占星聚有无。

(0)

和衲山上人九月晦日登云岫庵观日月合朔

夜色冥濛里,还登最上峰。

双丸交晦朔,一气改秋冬。

天地规相合,云涛浴几重。

遥知城郭外,尚未及晨钟。

(0)

妙智寺在东山下双桥跨涧月色溪光亦山中一佳境也院中古树雷火烧其一枝而清阴仍荫数亩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为徘徊久之

别院东山下,双桥一镜中。

竹风交万籁,水月在禅宫。

雷出枯槎绿,莺残坠果红。

坐来尘虑尽,何必更谈空。

(0)

磐石上人以粤香一瓣见赠兼示口号依韵詶之

树兰习习胜龙胆,金桂霏霏点石台。

何似瓣香炉火外,寒灰相对思悠哉。

(0)

行经西山·其二

屈曲深峦面面开,西风爽气入楼台。

峰头云过浓于画,石上泉鸣晚自雷。

旷野独看高鸟去,江声忽带夕阳回。

滕王旧阁飘零尽,空送千山暮雨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