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木湾前隔几秋,偶凭清梦到罗浮。
丹丘隐豹憎人上,石室游僧并客留。
回首凤凰台独迥,快心鹦鹉赋相酬。
又从蕉鹿乘江舰,霏雪寒风舣帝州。
黄木湾前隔几秋,偶凭清梦到罗浮。
丹丘隐豹憎人上,石室游僧并客留。
回首凤凰台独迥,快心鹦鹉赋相酬。
又从蕉鹿乘江舰,霏雪寒风舣帝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益在梦中回访黄木湾的经历,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句“黄木湾前隔几秋”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与黄木湾的久别重逢。接着,“偶凭清梦到罗浮”一句,以梦境为媒介,让诗人得以穿越时空,回到梦中的仙境——罗浮山,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之地。
“丹丘隐豹憎人上,石室游僧并客留”两句,通过隐豹和游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隐豹不愿被人打扰,游僧与客人共处一室,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回首凤凰台独迥,快心鹦鹉赋相酬”中,“凤凰台”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地点,而“快心鹦鹉赋相酬”则可能是诗人与某种智慧或灵性的生物进行心灵交流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最后,“又从蕉鹿乘江舰,霏雪寒风舣帝州”两句,描述了诗人再次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世界的情景。他仿佛乘坐着江上的船只,穿越霏雪寒风,回到了帝州,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问山何以分高下,宜在引人诗兴者。
遥瞻濯濯青芙蓉,南嶂犹平堪跋马。
登峰造极览全吴,却步鸟道寻兰若。
左右泉声上下云,间以疏梅秀而野。
历险即夷小憩留,别室数宇致潇洒。
琅玕千个绿云丛,笙筑百道银雪泻。
我游名山亦已多,谓当无过田盘也。
此间松石逊怪奇,梅竹彼应让都雅。
两山何用费校量,梦寐他时总心写。
太行秀迤苏门山,宜为隐者所盘桓。
我来深秋气萧霁,旷怀以上千年间。
辞骑屧步陵崇峦,憩藉猗靡之皋兰。
谡谡天风吹凤鸾,即遇公和相周旋。
清激啸旨我不解,慷慨啸理我或闲。
嗣宗猖狂岂能攀,诗留片石飘乎仙。
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
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
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
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
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
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
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
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
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
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
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
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
嗟哉余病耄,柰此众簧鼓。
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
不期得吾心,君先树帜羽。
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
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
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
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
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
《与张荷塘论诗》【清·姚鼐】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嗟哉余病耄,柰此众簧鼓。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不期得吾心,君先树帜羽。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
https://shici.929r.com/shici/mdGBq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