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秀迤苏门山,宜为隐者所盘桓。
我来深秋气萧霁,旷怀以上千年间。
辞骑屧步陵崇峦,憩藉猗靡之皋兰。
谡谡天风吹凤鸾,即遇公和相周旋。
清激啸旨我不解,慷慨啸理我或闲。
嗣宗猖狂岂能攀,诗留片石飘乎仙。
太行秀迤苏门山,宜为隐者所盘桓。
我来深秋气萧霁,旷怀以上千年间。
辞骑屧步陵崇峦,憩藉猗靡之皋兰。
谡谡天风吹凤鸾,即遇公和相周旋。
清激啸旨我不解,慷慨啸理我或闲。
嗣宗猖狂岂能攀,诗留片石飘乎仙。
此诗《登啸台有作》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登临啸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首句“太行秀迤苏门山”,以壮丽的山川景象开篇,暗示了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接着“宜为隐者所盘桓”一句,直接点明了此处是隐士的理想栖息地,引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我来深秋气萧霁,旷怀以上千年间”两句,描述了诗人于深秋时节来到此地,心境开阔,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宁静。
“辞骑屧步陵崇峦,憩藉猗靡之皋兰”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过程,通过“辞骑屧步”这一细节,展现了他远离尘嚣、独自探索的精神状态。而“憩藉猗靡之皋兰”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
“谡谡天风吹凤鸾,即遇公和相周旋”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声比作吹动的凤鸾,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暗示了诗人在此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清激啸旨我不解,慷慨啸理我或闲”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情操的追求与理解上的差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心态。
最后,“嗣宗猖狂岂能攀,诗留片石飘乎仙”引用了阮籍(字嗣宗)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不能完全追随阮籍的狂放不羁,但愿意留下自己的诗歌,如同一片飘逸的仙石,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
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
朝辞扶桑底,暮宿昆崙下。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
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
华辀本修密,翠盖尚妍冶。
御者挽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斲,辔无王良把。
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