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冥濛里,还登最上峰。
双丸交晦朔,一气改秋冬。
天地规相合,云涛浴几重。
遥知城郭外,尚未及晨钟。
夜色冥濛里,还登最上峰。
双丸交晦朔,一气改秋冬。
天地规相合,云涛浴几重。
遥知城郭外,尚未及晨钟。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登高望远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天文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夜色冥濛里”,以“冥濛”二字生动描绘出夜晚朦胧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还登最上峰”一句,点明了诗人选择在夜晚攀登至山巅,表达了他追求高远、探索未知的精神。
“双丸交晦朔,一气改秋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双丸”,形象地描绘了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换。“交晦朔”指月亮从满月到新月的变化过程,“一气改秋冬”则强调了自然界中气节转换的规律性。
“天地规相合,云涛浴几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天地规相合”这一比喻,诗人赞美了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借“云涛浴几重”描绘了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宏伟。
最后,“遥知城郭外,尚未及晨钟”两句,诗人从高处俯瞰,想象着城郭之外的世界,此时还未听到晨钟的声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登山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