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临远眺时的心境和情感。
"楼阁高低跨碧空"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透露出中梁山寺雄伟壮丽的建筑群落,它们仿佛跨越在清澈的蓝天之下。"鳞鳞群树亚山风"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之美,这里的“鳞鳞”形容树木茂密,如同鱼鳞一般,给人以层次丰富、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两句,诗人眼中的景致更加开阔。沧江如一条银带向东方无垠的天际延伸,而秦岭则从西而来,在汉中地区盘旋,这些地理元素共同构筑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壮丽景色,不禁感慨万千。广阔的原野让人的视线变得遥远,而那高不可攀的蓝天,更是引人向往,让人忍不住想象着那些飞鸿是否能带去自己的思念。
最后,"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人、旧地的怀念之情。尽管站在高处,但那份对河山的眷恋之情难以平息,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地方还能遇见谢公这样的知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