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紫茎青数尺,赣水绿叶久参差。
道远无因致佳种,黄磁绮石俱倾欹。
阳羡丛兰细于苇,一穗数花相间之。
青钱三百买十束,小奴担负归我居。
龙泉盆子绿玉窑,青花隐起为蟠螭。
山泥细和插数本,欹疏历落纷离披。
怀风萧萧舞容与,对我故故翩葳蕤。
铁棱棐几怪石供,山窗坐隐绳床支。
罢琴枕书欠申卧,清芬如与幽人期。
满墙桃李闹莺蝶,睹此何异茅艾蘼。
闽南紫茎青数尺,赣水绿叶久参差。
道远无因致佳种,黄磁绮石俱倾欹。
阳羡丛兰细于苇,一穗数花相间之。
青钱三百买十束,小奴担负归我居。
龙泉盆子绿玉窑,青花隐起为蟠螭。
山泥细和插数本,欹疏历落纷离披。
怀风萧萧舞容与,对我故故翩葳蕤。
铁棱棐几怪石供,山窗坐隐绳床支。
罢琴枕书欠申卧,清芬如与幽人期。
满墙桃李闹莺蝶,睹此何异茅艾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对种植兰花的细致观察与情感寄托。诗中以“闽南紫茎青数尺,赣水绿叶久参差”开篇,巧妙地将兰花生长的环境与特点融入诗句之中,通过“紫茎”、“绿叶”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兰花自然生长的美丽景象。
接着,“道远无因致佳种,黄磁绮石俱倾欹”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地理条件限制而未能亲自获取优质兰花种子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兰花的珍贵与独特。通过“黄磁绮石”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生长环境的雅致与不凡。
“阳羡丛兰细于苇,一穗数花相间之”则具体描述了兰花的形态特征,将兰花与芦苇进行对比,突出了兰花的纤细与繁花相间的美丽。接下来,“青钱三百买十束,小奴担负归我居”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购买兰花的过程,以及对兰花的喜爱之情。
“龙泉盆子绿玉窑,青花隐起为蟠螭”通过“龙泉”、“绿玉窑”的形容,展现了兰花盆栽的精美与高雅,而“青花隐起为蟠螭”则赋予了兰花盆栽以生动的艺术感。接下来的几句,“山泥细和插数本,欹疏历落纷离披”继续描绘了兰花的种植过程与生长状态,通过“山泥”、“细和”等词,展现了种植兰花的用心与技巧。
“怀风萧萧舞容与,对我故故翩葳蕤”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兰花随风摇曳的姿态之美,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铁棱棐几怪石供,山窗坐隐绳床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所处环境的雅致与宁静,营造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氛围。
最后,“罢琴枕书欠申卧,清芬如与幽人期”表达了诗人通过种植兰花,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与兰花共享清幽之气的愿望。“满墙桃李闹莺蝶,睹此何异茅艾蘼”则以桃李的热闹反衬兰花的静美,强调了兰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种植与欣赏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水神何时生六翮,飞出双泉江练白。
平湖浸月渺无边,一笑对之成揖客。
辘轳初动晓星横,夜捲寒琼声湱湱。
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
问泉何事逞奇观,故向庭前作真泽。
昔年何塞今何通,泉岂有心犹拣择。
若云泉自井中来,枯甃沿山有龟拆。
如信地中泉自见,是年何须穿土脉。
幡风胥动两无凭,细诠此證归禅伯。
我方饶舌为作记,了不相干劳刻画。
寄诗更欲结茶缘,付与宗风自锤拍。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