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在异乡为官的境况和对新年的期待。首句“椒盘为计定春前”描绘了人们在春节前准备椒盘以庆祝节日的习俗,诗人身处客地,对时光流转的敏感更加强烈,“客里那知岁籥迁”表达了这种身处他乡、不觉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行路间关穿履雪”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踏雪前行,暗示了官场生涯的艰难。“薄官羞涩看囊钱”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微薄官员的经济拮据,囊中羞涩,无法置办丰盛的年货。
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像黄帝那样酿制屠苏酒的能力,只能效仿陶渊明种植秫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给自足。“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尽享节日习俗的自嘲。
最后两句“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收尾,想象如果友人令尹知道他的境况,可能会开怀大笑,让他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新年到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媚景良时,无非是、三春富贵。
花共柳、著工夫染,嫩红轻翠。日丽风和薰协气。
莺吟燕舞皆欢意。况生辰、恰恰值清明,笙歌沸。
分天派,真龙裔。到月殿,攀仙桂。
看眉间黄色,诏书将至。莫向蓝田分佐理。
便趋紫禁参朝对。问玉皇、仙籍注长生,三千岁。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以至终养,贵以静习。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乾坤合德,无二无馀。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圣贤言心,初无论拟。
心比于镜,佛说云然。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惟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