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飞时报麦秋,丰茸野态见风流。
紫绡入剪英芒出,翠浪翻云绮縠收。
同陌兔葵晴共照,先花?豆电时愁。
侬家族谱劳相问,大小乔居楚尾头。
乳燕飞时报麦秋,丰茸野态见风流。
紫绡入剪英芒出,翠浪翻云绮縠收。
同陌兔葵晴共照,先花?豆电时愁。
侬家族谱劳相问,大小乔居楚尾头。
这首《荞麦花》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彭孙贻对荞麦花的细腻观察与赞美。诗中以“乳燕飞时报麦秋”开篇,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象相连,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画卷。接着,“丰茸野态见风流”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荞麦花在田野间随风摇曳的姿态,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紫绡入剪英芒出,翠浪翻云绮縠收”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荞麦花的花瓣比作紫色的丝线,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精致与美丽;同时,通过“翠浪翻云”这一动态画面,展现了荞麦花在风中轻摆的景象,如同云锦般绚烂。
“同陌兔葵晴共照,先花豆电时愁”则进一步对比了荞麦花与其他植物的共生关系,以及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荞麦花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侬家族谱劳相问,大小乔居楚尾头”一句,以家族谱系的比喻,表达了对荞麦花生长环境的关切,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或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荞麦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家乡、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
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
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
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
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
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
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
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
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
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
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
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
谬承雨露恩,结根非一日。
如何游闲子,攀条摘其实。
一摘已自伤,况乃再三摘。
清霜凋绿叶,荣枯良未测。
¤
薄游上东门,南望青山阿。
松柏郁苍苍,绝顶亦嵯峨。
中有避世者,存身养元和。
我欲求其人,年岁空蹉跎。
驱车寻归路,延目望三河。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杀身不成仁,倏如飞鸟过。
宛转采芝曲,令人生叹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