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辞家久,因嗟报国勤。
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
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
漫道辞家久,因嗟报国勤。
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
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投身报国的战士形象,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胜利的渴望。首句“漫道辞家久”,诗人以一种无奈而又坚定的口吻,表达了离开家乡已久的事实,但紧接着的“因嗟报国勤”则表明了他对于报效国家的深切情感和不懈努力。
“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战场的遥远与激烈。士兵们在云层之外作战,夜晚的号角声回荡在寂静的空气中,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烈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则是对战士们生活状态的描述。他们虽然身处军营,但心中却有着更高的理想——封侯拜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既是对个人功名的追求,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最后一句“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则表达了对那些像张仲景一样,在战争中失去同伴、独自饮酒的人的同情。这句话不仅加深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战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战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军人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