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䍧欲上惊崷崒。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0)
注释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皮与其骨:指深入理解和把握诗人的风格和精神实质。
太华:指西岳华山,象征诗人的才华高超。
崷崒:形容山势险峻。
名章俊语:著名的篇章和优美的语言。
信手拈得:形容写作时自然流畅,无需刻意雕琢。
翻译
世间有多少人能像杜甫那样学习,谁能真正理解他的精髓和风格?
他的诗才如同巍峨的华山挡在我眼前,即使步履蹒跚,也要尝试攀登那峻峭的高峰。
他的佳作和妙语如繁星交错,却无人能完全领悟他当时的创作心境。
在前世,只有你是杜甫的化身,你的诗歌仿佛随手拈来,皆是天成之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艺术风格的崇拜和理解。诗中“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表达了对能完全领会并继承杜甫精神实质者寥若晨星的感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䍧欲上惊崷崒。”这两句用形象的山川比喻诗人面对高深莫测的艺术境界,如同攀登峻岭一般,既表现了诗人对于杜甫艺术境界的仰望和追求,也体现了个人才情与古人艺术的差距感。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这两句指出了许多人只是表面上模仿杜甫的诗篇,使用他的词汇和句式,却没有人能够真正领悟到杜甫在当时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这里的“子美”即指杜甫。诗人认为只有杜甫才能做到自然天成,无需刻意雕琢,而他的作品却如同自然界中顺应天性的生命一般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示了苏轼对于杜甫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自己追求高远艺术境界的心声。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摊破浣溪沙

水面红鳞欲上钩,登临无处觅高楼。

庭院梨花春不管,梦悠悠。

那有红颜能百岁,凭他杯酒解千愁。

空把镜中双脸泪,各分流。

(0)

摸鱼儿·其四朱竹仙以梅花柏叶见怡

问何时、江南朱十,仙源一棹曾住。

年来渐老愁中鬓,厌听春城箫鼓。情万缕。

认罨画溪山,十里桃花路。软红似雾。

待买个扁舟,摇来双桨,寻到旧游处。

分明是,岩壑后凋俦侣。枝柯曾饱霜露。

夜深宜伴梅花睡,茜雪暗堆帘户。群记取。

算载酒江湖,惟我堪怜汝。飘零若絮。

更惨惨凄凄,潇潇瑟瑟,一夜打窗雨。

(0)

题画

路绕西湖西复西,夕阳红树板桥低。

秋风记得春归日,花落柴门雨满溪。

(0)

中丞阮公书七代诗僧额为赠拈此奉谢

七代传衣翰墨缘,新标斋榜有高贤。

文如北斗珍韩子,集少红楼愧广宣。

新涨拍堤初过雨,妙香浮槛乍开莲。

万峰深处光华甚,不让题梁玉局仙。

(0)

怀罗浮山人

我昔五岭南,曾见岩居客。

松风四壁寒,萝烟满衣碧。

厨中所有者,清泉与白石。

自云四十年,山外无履迹。

(0)

登焦山绝顶和借庵韵

扪葛攀萝上碧霄,百盘千级路迢迢。

披襟我又登蓬岛,放眼人多看海潮。

东汉此山才有姓,西江无水不来朝。

褰衣直扣双峰阁,认得华阳旧鹤巢。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