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五岭南,曾见岩居客。
松风四壁寒,萝烟满衣碧。
厨中所有者,清泉与白石。
自云四十年,山外无履迹。
我昔五岭南,曾见岩居客。
松风四壁寒,萝烟满衣碧。
厨中所有者,清泉与白石。
自云四十年,山外无履迹。
这首清代默可的《怀罗浮山人》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士的生活画面。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岭南时,曾探访过一位岩居的高人。他居住的环境清冷而宁静,四周只有松风呼啸,墙壁仿佛被寒气浸染,藤萝缭绕的烟雾弥漫,给衣裳染上翠绿。简朴的生活中,食物仅是山泉和白石,反映出隐士的清贫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中“自云四十年,山外无履迹”表达了这位山人远离尘世,独自在深山中度过四十年,几乎未曾踏出山林,足见其超脱尘俗的决心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淡泊,以及诗人对其的深深怀念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