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时、江南朱十,仙源一棹曾住。
年来渐老愁中鬓,厌听春城箫鼓。情万缕。
认罨画溪山,十里桃花路。软红似雾。
待买个扁舟,摇来双桨,寻到旧游处。
分明是,岩壑后凋俦侣。枝柯曾饱霜露。
夜深宜伴梅花睡,茜雪暗堆帘户。群记取。
算载酒江湖,惟我堪怜汝。飘零若絮。
更惨惨凄凄,潇潇瑟瑟,一夜打窗雨。
问何时、江南朱十,仙源一棹曾住。
年来渐老愁中鬓,厌听春城箫鼓。情万缕。
认罨画溪山,十里桃花路。软红似雾。
待买个扁舟,摇来双桨,寻到旧游处。
分明是,岩壑后凋俦侣。枝柯曾饱霜露。
夜深宜伴梅花睡,茜雪暗堆帘户。群记取。
算载酒江湖,惟我堪怜汝。飘零若絮。
更惨惨凄凄,潇潇瑟瑟,一夜打窗雨。
这首词以江南朱十仙源为背景,描绘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开篇询问何时能再次探访那片曾经居住的仙境,流露出词人的怀旧之情。随着年岁的增长,词人心中的愁绪与鬓发一同增添,厌倦了繁华都市的喧嚣,更向往宁静的溪山桃花之路。
“软红似雾”一句,运用比喻,将都市生活比作朦胧的雾气,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渴望买舟泛游,寻找旧日的美好回忆。接下来,词人将梅花与柏叶并提,寓意坚贞不屈,暗示自己与梅花柏叶一样,经历过风霜雨露,深夜时分更愿伴梅而眠。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感慨自己漂泊不定,如同飞絮般凄凉,窗外一夜风雨更是增添了悲凉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