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竹》
《庭竹》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0)
注释
月:月亮。
笼:笼罩。
翠叶:碧绿的叶子。
秋:秋天。
承露:承受露水。
风亚:微风吹拂。
繁梢:繁密的树枝。
暝扫烟:驱散暮霭中的轻烟。
雪霜:雪和霜。
终不变:始终如一。
永留:永远保持。
寒色:清冷的色调。
庭前:庭院之中。
翻译
秋夜月光笼罩着碧绿的叶片,微风吹拂下,繁密的树枝摇曳,驱散了暮霭中的轻烟。
我深知无论经历多少雪霜洗礼,它们始终如一,保持着清冷的色调,永远留在庭院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庭院中的竹子景象。在这里,诗人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不变的哲思。

"月笼翠叶秋承露" 一句,表达了夜幕降临时,明亮的月光如同一层网笼,轻轻地笼罩在竹叶上,而那些翠绿的竹叶则在深秋之际接受着露水的滋润。这不仅描绘出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感。

"风亚繁梢暝扫烟" 一句,通过“风亚”表达了微风轻拂的意境,而“繁梢”则形容竹枝的茂密。“暝扫烟”则是对暮色中竹影婆娑、如同烟雾缭绕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景象,捕捉了秋风中的动态美和深邃意境。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这里的“雪霜”指的是冬天的雪花和白霜,而“终不变”则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虽然经历四季更迭,但其本质却始终如一。“永留寒色在庭前”则是说诗人希望那份清冷而又坚定之美,能够长久地保留在自己的庭院里。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恒久不变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水西驿

章江江上驿,乘月且维舟。

灏气兼天迥,滩声入梦流。

路遥书断雁,风起浪惊鸥。

忆得乡园里,清光正满楼。

(0)

至梧州厂

竹楼山郭外,隐几独中宵。

江静云徐动,秋深涨渐消。

物情俱卤莽,国计尽渔樵。

魏阙驰驱意,空惊万里遥。

(0)

泊半水窦

野戌依江岸,帆樯集暮艘。

凉风催木叶,寒色袭征裘。

岂为悲生事,翻成赋远游。

飘飘随去住,真觉此生浮。

(0)

为冯三峨寿李丈人

璧月临朱拱,金飙拂翠帘。

三秋逢节爽,七帙喜筹添。

天府曾通藉,云林早养恬。

仙才原卓荦,耆德愈撝谦。

秫种陶潜酒,车悬郭贺幨。

双珠明老蚌,万轴富牙签。

脔脯麟堪擘,如瓜枣已甜。

宾筵欢颂祷,五福几人兼。

(0)

武夷篇寄冯稚谟

武夷之山天下奇,溪流九曲清涟漪。

峰峦秀拔耸霄汉,仙灵往往来栖迟。

大王峰高号天柱,玉女亭亭更媚妩。

弱水源通天鉴池,升真洞接蓬菜圃。

访道曾闻十二仙,披衣同谒魏子骞。

龙潭领得飞升诀,凡骨一蜕三千年。

幔亭开宴曾孙列,凌空万仞虹桥设。

宾云几曲彩霞飞,铁笛一声山石裂。

翠屏丹灶尚依然,悠悠往事人空传。

控鹤大仙缈何去,谁能契此清都缘。

冯生名挂天台藉,足蹑天梯访仙迹。

崖头招鹤鹤初还,岩下搴华华吐色。

箕踞长吟看水帘,一编寄我西来鹣。

安得乘风振羽臂,与君重访张金蟾。

(0)

结客少年场

三何富年少,任侠轻王侯。

失意睚眦间,匕首动相雠。

追兵捷飞影,亡命向边州。

一身百技绝,幕府先见收。

七奔乐浪郡,百战黑山头。

数奇业不就,蒙茸惟敝裘。

枕戈三十载,崎岖还故丘。

生存及恩寡,亲旧如云浮。

穷达固有命,分义良所谋。

何为自放浪,坎轲怀百忧。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