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篇寄冯稚谟》
《武夷篇寄冯稚谟》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古风

武夷之山天下奇,溪流九曲清涟漪。

峰峦秀拔耸霄汉,仙灵往往来栖迟。

大王峰高号天柱,玉女亭亭更媚妩。

弱水源通天鉴池,升真洞接蓬菜圃。

访道曾闻十二仙,披衣同谒魏子骞。

龙潭领得飞升诀,凡骨一蜕三千年。

幔亭开宴曾孙列,凌空万仞虹桥设。

宾云几曲彩霞飞,铁笛一声山石裂。

翠屏丹灶尚依然,悠悠往事人空传。

控鹤大仙缈何去,谁能契此清都缘。

冯生名挂天台藉,足蹑天梯访仙迹。

崖头招鹤鹤初还,岩下搴华华吐色。

箕踞长吟看水帘,一编寄我西来鹣。

安得乘风振羽臂,与君重访张金蟾。

(0)
鉴赏

这首《武夷篇寄冯稚谟》由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诗中以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

首句“武夷之山天下奇”开门见山地赞美了武夷山的独特魅力。接着,“溪流九曲清涟漪”描绘了山间溪流曲折蜿蜒,水波轻漾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随后,“峰峦秀拔耸霄汉”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峰的高峻挺拔,仿佛直插云霄。

诗中还提到了武夷山的几个著名景点,如“大王峰”、“玉女亭亭”、“弱水源”、“升真洞”等,这些地点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例如,“大王峰高号天柱”,象征着山峰的雄伟;“玉女亭亭更媚妩”,则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柔美。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关于武夷山的传说,如“访道曾闻十二仙”、“龙潭领得飞升诀”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通过“控鹤大仙缈何去”、“谁能契此清都缘”等句子,表达了对仙人踪迹的追寻和对仙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武夷篇寄冯稚谟》不仅是一首赞美武夷山自然美景的诗作,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夜泊宿迁上流

旧国当年阔,暑风今日生。

舟回溪几曲,人卧月三更。

(0)

观音赞·其一

蒙却头,入正定。定眼忽开,有何所證。

杨柳枝头春雨暝。

(0)

石屏塔

曾分定石竺峰前,回首秋风三十年。

漠漠吴天自空阔,老猿和雨哭苍烟。

(0)

进无止

灼然大道如大海,浩无涯涘深无底。

摐摐万有资之生,生生不已由兹始。

饮者大小随所量,随量满足皆厌喜。

有人直欲探其源,得其源矣进无止。

若从涓滴识全潮,方信万波元一水。

(0)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镇静有功二

官船只只离巴城,邻境如何免得惊。

镇日爱人堂上坐,夜更朝鼓转分明。

(0)

题观壁诗

仙子王僚上九天,山中遗迹尚依然。

药炉云冷灰无火,丹井松阴地有泉。

虫篆碑文传万古,鹤鸣华表动千年。

我来吊古空惆怅,尘世茫茫几变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