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间关执汉幢,百年誓不此心降。
匿孤今日难存赵,击楫何人更渡江。
忠愤填胸终死国,皇天无意再兴邦。
可怜快阁题诗处,千古风云护夜窗。
万里间关执汉幢,百年誓不此心降。
匿孤今日难存赵,击楫何人更渡江。
忠愤填胸终死国,皇天无意再兴邦。
可怜快阁题诗处,千古风云护夜窗。
这首诗《快阁次文丞相韵》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万里间关执汉幢,百年誓不此心降”两句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坚守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万里间关”描绘了艰难的历程,“执汉幢”则象征着坚持正义和国家的立场。“百年誓不此心降”,表达了诗人对信念的坚定,即使历经百年,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心。
“匿孤今日难存赵,击楫何人更渡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以及对英雄行为的呼唤。赵氏孤儿的故事隐含着对当前困境中无助者的同情,而“击楫渡江”的典故则激发人们对勇敢行动的期待。
“忠愤填胸终死国,皇天无意再兴邦。”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诗人认为,忠诚与愤怒最终会为了国家而献身,但似乎上天已无意再次振兴国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
最后,“可怜快阁题诗处,千古风云护夜窗。”这两句将情感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想象自己在快阁题诗的情景,仿佛千年风云守护着夜晚的窗户,既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也是对时间永恒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牺牲、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短茅黄瓦排门户,祖父从来在此住。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
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
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
越中官赋重,有田即追呼。
小民生计薄,何以存妻孥。
前贤念民切,潴水启鉴湖。
自此岁常登,不计大有书。
湖堙水渐涸,往往事耕锄。
禾根虽浸水,天秋翠平铺。
后王主生育,讵肯馁一夫。
尽说湖田好,大胜行商车。
商车利纵博,巨涛与险涂。
湖田若不熟,明年岂全无。
道貌尘中见,何时下翠萝。
闲情秋水淡,归梦白云多。
缨过龙湫濯,诗当雁荡歌。
清豪不易得,一别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