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枕官河水,闲居少客过。
一生持酒戒,终日受诗魔。
儿女催婚嫁,功名负琢磨。
遥怜明镜里,白发恨尤多。
门枕官河水,闲居少客过。
一生持酒戒,终日受诗魔。
儿女催婚嫁,功名负琢磨。
遥怜明镜里,白发恨尤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门枕官河水”,以“门”与“官河水”的紧密联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仿佛诗人与外界的交流仅限于这流动的河水。接着,“闲居少客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暗示其生活并不热闹,来访者寥寥无几。
“一生持酒戒,终日受诗魔”,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或许曾有过饮酒作乐的日子,但如今却坚守着“酒戒”,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被“诗魔”所困扰,即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与执着。这种描述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儿女催婚嫁,功名负琢磨”,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和社会期待的矛盾心理。儿女的成长与婚嫁是家庭的重要事务,而“功名”则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社会地位与荣誉。诗人似乎在为未能满足这些社会期望而感到内疚或遗憾,表现出一种深沉的自我反省。
最后,“遥怜明镜里,白发恨尤多”,诗人通过镜子映照出自己的形象,看到了岁月的痕迹——“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遗憾。这里的“恨”不仅仅是对白发的不满,更包含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自责与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涵空斜照,掠水轻岚,满天红叶。
雁泊平芜,凫依乱荻声唼唼。
寂寞金井梧桐,渐辘轳伊轧。
明月纱窗,夜寒孤枕应怯。
吟老西风,笑衰髯、顿疏如镊。
锦笺勤重,频剔兰灯自阅。
多谢征衫初寄,尚宝香熏箧。
愁忆家山,梦魂飞度千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