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茅黄瓦排门户,祖父从来在此住。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
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
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
短茅黄瓦排门户,祖父从来在此住。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
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
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首句“短茅黄瓦排门户”,描绘了乡村房屋的简朴风貌,茅草屋顶与黄瓦相映成趣,门户排列有序,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接着,“祖父从来在此住”一句,点明了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以及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这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朴素追求,他们并不向往城市的繁华,而是希望在秋季能够收获丰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种对土地的深情厚意,体现了农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农民们每年辛勤耕耘,即使面对荒田,也努力寻找补救的方法,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这一句通过海潮的涨落,象征着生活的起伏不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困境的感慨。尽管面临困难,但农民们依然坚韧地生活着,不轻易放弃。
最后,“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场景,新生婴儿的啼哭声充满了生命力,而母亲的饥饿与辛劳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这一幕幕画面,不仅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们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也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深刻揭示。
言辞粉署重凄凄,道路时闻征马嘶。
日照梦悬乡树外,夜郎吟向郡楼西。
竹鸡群里登峨岭,铜鼓声中出朗溪。
我欲白门扳柳送,相思此夜有乌啼。
令节那容心赏违,天涯有客喜相依。
似因岁闰迟迟别,不道春光黯黯归。
閤下铃签稀报漏,坐中单袷屡更衣。
漫言白社凋残甚,掩掩榴花杏子肥。
翠密红疏,节候乍过寒食。
燕冲帘,莺睨树,东风无力。
正斜阳楼上独凭阑,万里春愁直。
情思恹恹,纵写遍新诗,难寄归鸿双翼。
玉簪恩,金钿约,竟无消息。
但蒙天卷地是杨花,不辨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