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倾向床头注。梦惊断、江南路。
报到前溪新涨雨。黄莺留客,碧山拦户。
且劝我、须臾住。初阳黯淡窥松圃。膏沐遍、宵来露。
莫向渔人频问渡。千重云海,万重烟树。
犹见波涛怒。
天河倾向床头注。梦惊断、江南路。
报到前溪新涨雨。黄莺留客,碧山拦户。
且劝我、须臾住。初阳黯淡窥松圃。膏沐遍、宵来露。
莫向渔人频问渡。千重云海,万重烟树。
犹见波涛怒。
这首《青玉案》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
首句“天河倾向床头注”,以浪漫的想象开始,仿佛天上的银河倾泻而下,直落至床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梦惊断、江南路”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梦境打断的旅程之中,暗示着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与向往。
“报到前溪新涨雨”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象,雨水使得溪流涨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几句“黄莺留客,碧山拦户。且劝我、须臾住”,通过黄莺的鸣叫和碧绿山峦的阻隔,营造出一种既留恋又无奈的情感氛围,仿佛在邀请诗人暂时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初阳黯淡窥松圃。膏沐遍、宵来露。”初升的阳光透过松林的缝隙,显得黯淡而神秘,露珠在夜晚的滋润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晶莹的外衣。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慨。
最后,“莫向渔人频问渡。千重云海,万重烟树。犹见波涛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他告诫自己不要频繁地询问归途,因为前方是千重云海、万重烟树,波涛汹涌,象征着未知与挑战。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能看到波涛的怒吼,这既是对他内心坚定信念的象征,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江南的怀念以及面对未知世界时的复杂心情。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
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
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
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
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
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