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观物吟》其一,以男子自比,寓言深刻。首句“耳目聪明男子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敏锐,如同一个洞察世事的智者。接下来,“洪钧赋与不为贫”暗示了他虽出身平凡,但天赋异禀,不受物质贫困所限。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两句,通过探索月宫和天根的意象,象征着诗人通过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深化了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人性的洞察。月窟代表深邃的自然,天根则象征着生命的根源。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如同顺应天地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和时机去领悟宇宙的法则。最后一句“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生机,仿佛宇宙间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寓言般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
重闉初履霜,深山已堆雪。
牛鸣数舍地,气序何骤冽。
禅宫旧龙居,长夏扇可彻。
千崖蔽森蓊,双径穿巀嵲。
所以方冬时,集霰即飞屑。
廊阶游鸽处,爪迹应冻绝。
立齐老僧腰,此话忌轻说。
扫赠满棕筥,凝明胜瑶玦。
梅风落叶窗,我固傍高洁。
畴能报清投,煎茶沃诗舌。
梅溪之水何清哉,万顷玉碧天边来。
两山拱挹各异状,上有磅礴巨石散落生莓苔。
松萝笼蒙共纠结,带映万蕊纷瑶瑰。
香繁粉艳露凝湿,下视凡卉真舆台。
露裾褊褼彼仙子,褰裳矫首遥相俟。
心清悟物思相羊,指点八极供翱翔。
胎仙舞空为前导,紫芝煜煜更芬芳。
时当初霁放晓色,赫日滉漾咸池光。
罗浮幽梦奚烦数,西湖漫赋横斜句。
相逢弭棹定情亲,翠杓瑶罂恣倾举。
东鸦西兔从飞驰,维北有斗南有箕。
化工精妙得师旨,写入缣素不使捐毫釐。
何当著身此溪上,溪清梅白森相向。
吾与二子成三人,共看桑田乾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