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
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随否。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
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随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移桃花示俞秀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开篇“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描绘了一幅桃树随风而起的繁盛景象,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迅速长成,这是生机勃勃、生命力强大的写照。
接着,“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这里通过对桃花盛开的形容,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枝柯"指的是树枝间错综复杂的结构,而"花烂熳"则是桃花盛放如同锦缎一样华丽。
在“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这几句中,诗人描写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阳光灿烂,溪流泛滥,桃花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让人感到一派生机。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诗人此处借用历史典故,提及古代的避难之士,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漂泊的感慨。
随后,“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这几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桃花容易凋零的担忧,以及对时光易逝的哀叹。"黍雪"指的是桃花盛放时带有的一种白色绒状物,很脆弱。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这里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之美的向往,借助神话中的元素来强调这种美好不易得到且难以长久保持。
最后,“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瑶池绀绝谁见有, 更值花时且追酒。”诗人通过对桃树易于腐烂和被虫蚁啃食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无常的感慨,并在此基础上发出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呼吁。
全诗通过对桃花生长、盛放与凋零的描述,以及借助历史典故和神话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美好与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