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古巢即事·其三》
《太古巢即事·其三》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留住香烟鄣石屏,小窗读史与温经。

书声坠落空江去,舟子停桡侧耳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场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留住香烟鄣石屏”,以“香烟”和“石屏”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香烟缭绕,仿佛是知识的香气,与石屏相映成趣,暗示着读书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这里的“鄣”字,既指阻挡,也暗含着保护之意,仿佛知识的屏障,守护着心灵的净土。

次句“小窗读史与温经”,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的日常活动。在小窗前,他或读历史,或温习经典,体现了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这里的小窗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象征着通往知识世界的一扇门,让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深度。

第三句“书声坠落空江去”,将读书的声音比喻为“坠落”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书声在空中飘荡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对知识传播的隐喻,暗示着知识如同江水一般,源源不断,流淌不息。

最后一句“舟子停桡侧耳听”,则将读者的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舟子在江中划船,听到远处传来的书声,便停下手中的桨,侧耳倾听。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表达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以及知识超越时空界限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读书人与知识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知识对人们心灵的滋养作用,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宁静生活和深厚学问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野寺

野寺居来岁月长,幽深真是隐人乡。

怪枝结顶青松古,巨石分流碧涧长。

拈弄诗章非俗事,断除禅病得良方。

因悲窃国亡身者,枉作尘劳梦一场。

(0)

旅况

日暮投村馆,悽然逆旅情。

地荒频有盗,城远不闻更。

度岁无多日,思乡是几程。

听鸡还束被,霜月伴晨征。

(0)

晓行

寒鸡误客行,踯躅犯霜露。

冰冻不生潮,娥江夜难渡。

(0)

旅吟·其二

逆旅新寒入,荒林败叶飞。

乡心空自动,衰病不能归。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十五

九旬禁足,三月护生。护生须杀,禁足须行。

云收天迥,雨过山青。

出门句里入门句,鼻直眼横眉亦横。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五

座已升,衣已披,法作么生说。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