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于人有浅深,人于天意岂容心。
一行一止惟时耳,此道堂堂古到今。
天意于人有浅深,人于天意岂容心。
一行一止惟时耳,此道堂堂古到今。
这首诗以哲理的角度探讨了人与天意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诗人首先提出“天意于人有浅深”,意味着天意对人的影响有深有浅,暗示了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复杂关系。接着,“人于天意岂容心”一句表达了人在面对天意时内心的无力感或不可抗拒性。
“一行一止惟时耳”进一步阐述了时间在决定事物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这里的“一行一止”可以理解为人的行动与停止,而“惟时耳”则表明这些行为都受特定时刻的制约,无法脱离时间的框架。
最后,“此道堂堂古到今”总结了上述观点,指出这一道理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探讨人与天意、时间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于宇宙规律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上岩欲倚天,下岩欲拔地。
中岩尤突兀,横插两崖际。
溪泉直复纡,流韵幽以邃。
苍藤仗老树,近绿将日蔽。
咳唾有猿惊,拍手观鱼戏。
钟磬度杳冥,断续出烟寺。
山奇赤亦古,径僻罕人至。
吾慕苏髯公,千载见遗字。
赤壁走龙蛇,不随风雨替。
探奇兴不穷,访古性所嗜。
回首觅归途,谷口白云闭。
起蛟起蛟天茫然,好生好杀敢问天。
一蛟方生万户死,江左江右常若此。
蛟也幸矣民堪怜,江村溪堡填深渊。
蛟生于天何功德,民死于蛟何冤愆。
将欲殄恶彰天讨,洪涛谁见分愚贤。
更谓民孽应浩劫,狂蛟司命天无权。
天不见苍头黔首蚩蚩子,骨肉漂流一时死。
攀流触浪命悬丝,呼救号天天不理。
纵使万死漏一生,庐舍田园空逝水。
今宵新鬼昨宵人,昨日富室今孤贫。
一草一木天生意,忍驱赤子饱鬐鳞。
安得周处斩蛟剑,遍搜溪谷穷涯津。
尽斩蛟头扫种孽,狂澜永尽无沈沦。